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2篇
  免费   76篇
各国政治   183篇
工人农民   49篇
世界政治   1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2篇
法律   481篇
中国共产党   66篇
中国政治   167篇
政治理论   331篇
综合类   4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259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考察了1952年毛泽东为推进中国过渡到社会主义找寻具体途径。1953年李维汉在调查研究基础上论证了原未了解其功能的国家资本主义,正是改变资本家私有制的"主要环子",该调查报告恰逢其时,为加快过渡的理论提供了合法性解释及实证的支撑。这种找寻与契合,成为毛泽东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重要关节点,起了"催生"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2.
8.23菲律宾人质事件是国际警务指挥与战术运用中的一个典型败笔,分析该案例的处置过程对于探讨我国警察实战训练的方式、方法有着警示和借鉴的意义。文章从背景信息、事件处置过程和调查情况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警务指挥与战术研究面临的典型问题,探讨了相关现象产生的根源,解决路径与方法,提出了警察执法状态、警务指挥与战术比较研究技术的求异研究核心研究问题,探讨了警察执法中的实战配合、警察执法模拟实战研究技术、警察执法枪战战术、警员临战应变能力的训练研究、加强执法中应对突发紧急事件的行动装备和教育训练装备的研发等相关研究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3.
论和谐治理与合作型政府治理模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的理想境界要靠以政府为主导的和谐治理来实现;以政府为主导的和谐治理可称为合作型政府治理模式。合作的时代诉求和现实基础彰显了选择该模式的必要与可行。合作型政府治理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多元主体,民主决策,法治化管理,市场和社会化服务,责任过程和效能结果。该模式的构建须有宽容态度和发展眼光,需要提高民主法治质量,发展公民社会,建立协商对话机制与合作文化环境,加快行政改革,推进政府转型。  相似文献   
104.
本文沿着“推进村民自治的目的,民主主体理性的培养,自治主体的组织化,旧非正式组织的改造,正式组织的革新,乡村与国家权力边界的界定,社会权力的扩张,两种民主的结合”这一前后相继的分析路径,求解乡村自治问题。  相似文献   
105.
王学东 《外交评论》2007,82(2):54-60
国家声誉属于外交政策中的非物质性诉求当中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围绕国家声誉的本体实在、认识层次、前提假设以及作用条件展开论述。本文首先阐明国家声誉的理性基础是知识理性,然后对国家声誉因素展开本体论、认识论的分析,并指出声誉因素起作用的边界条件。文章最后就国家声誉在实践中的运用做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06.
通过对合会这一广泛存在的民间融资习惯的分析,初步探讨习惯在我国的地位及其与国家法之间的关系.首先分别阐述了合会在制定法上与实际生活中的地位,认为国家制订法应当认可习惯,而习惯由于传统外在权威的缺失去也需要国家法的确认.在此基础上从实然和应然的层面探讨了习惯和国家法之间的关系,指出从现实角度来看,在司法、执法环节,习惯被国家法默认;而从理想的角度来看,习惯应当被国家立法所认可.  相似文献   
107.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autonomy of independent regulatory agencies (IRAs) in Turkey. It explores, first, the different factors that have led to the creation of IRAs and second, the legislative basis of their formal or de jure autonomy. Thereafter, the article assesses the extent to which this formal autonomy is really put in practice and how it is perceived by board members. The enquiry was conducted through a survey comprising interviews and a questionnaire applied to the same. It concludes that although formal autonomy is satisfactorily provided for by law, government tends to limit this autonomy through secondary legislation. Consequently, there are some constraints on the actual use of autonomy. Concerning de facto autonomy, survey findings show that boards are exposed to external and internal pressures and interference in their deliberations. Thus,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greater the autonomy the more efficient the management’ is questioned. The main sources of pressure on board members are from the regulated sectors themselves. These findings have an important bearing on democracy and the political–administrative interface, as it is confronted by market forces. Copyright © 200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08.
为了保护被害人权益,化解社会不稳定因素,国内学者纷纷呼吁,参照其他国家的先进理论构建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为了使作为被害人补偿制度的理论依据——国家责任说更有科学性和说服力,宜对国家责任说的理论基础——社会契约理论进行推理和择取。结合社会契约理论,应以有限国家责任说和社会保险说为理论依据,建立我国的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09.
我国现行的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弊端已经成为土地资源科学利用的最大障碍。调整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国家所有制有利于促进农村土地的市场化、商品化;有利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有效转移;有利于国内外资本向农村的投入;有利于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和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农村土地国有化不是对农民利益的剥夺,而是农民、国家和集体的共赢。具有实行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应加快立法与改革的步伐,积极稳妥地推动农村集体土地国有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0.
根据有组织犯罪的发展形态及特征 ,中国有组织犯罪按时间序列可分为三个阶段。作为观照社会问题的一类研究范式 ,“国家———社会”这一范式对于探讨有组织犯罪的演变及成因具有一定的意义。与中国有组织犯罪的不同发展时期相对应 ,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而这些特点也是有组织犯罪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