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92篇
中国政治   71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15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卧底侦查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卧底侦查是一种内线侦查方法,其侦查对象为有组织犯罪集团(团伙)。该侦查方法便于侦查人员直接获取犯罪信息,在侦查策略和侦查模式上具有较高价值。在使用该侦查方法时,侦查机关应遵循相应的流程,并注意解决相关问题,保护卧底侦查人员的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102.
通过对云梦秦简、张家山汉简及传世文献的分析可以看出,秦汉时中国的刑事侦查制度已具雏形,刑事侦查活动已有了比较细致的分工和比较科学的措施、方法。同时,这些措施和方法逐渐发展成为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03.
侦查权的本性及其演化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界关于侦查权法律性质的讨论没有跳开行政权、司法权概念分析的逻辑形式,这种逻辑形式分析的问题所在是没能追问行政权、司法权概念的实质。本文运用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关系理论工具对行政权和司法权概念的实质作出了一定程度的揭示,并得出侦查权是一种行政权的结论。行政权性质的侦查权是政治国家对市民社会的一种权力作用形式,这种权力的实施要受到市民社会的制约,这种制约的结果是侦查程序发展的司法化趋向。  相似文献   
104.
诱惑侦查作为一种对付某些犯罪的有效侦查方法,如果超过合理限度就会转化为陷阱侦查。陷阱侦查不仅与侦查机关的职责相悖,而且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为了对陷阱侦查行为进行有效规制,并为被告人提供有效的救济途径,需要明确陷阱侦查的判断标准以及法律后果,并合理地分配证明责任。  相似文献   
105.
杨开湘  余蓝 《时代法学》2010,8(1):34-39
人身检查是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强制性侦查行为,在刑事侦查实践中使用频率很高。学术界基于现行法规定的内容对人身检查的概念进行了许多界定,但是基本停留在对法规字面涵义的解说,因此值得检讨。基于对人身检查的目的、主体、对象、范围和法律地位的理论分析,可以看出,人身检查是指侦查机关为了收集、保全犯罪行为遗留的痕迹和其他证据,对犯罪嫌疑人、被害人、证人之身体的物理性质、状态及特征进行观察、采样、检验的一种强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6.
当前,我国刑事犯罪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如何在犯罪嫌疑人归案以后组织好审讯室里的较量,是对侦查讯问人员综合素质的严峻考验。从这个角度出发研究新形势下侦查讯问人员应具备的政治、业务、心理等基本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7.
“一国两制”使我国成为一个多法域国家,利用各法域之间立法、司法的差异与冲突逃避打击已成为跨境有组织犯罪愈演愈烈的主要原因之一。从粤港澳三地的区域性特点出发,以三地警方多年区际侦查合作的实践探索为基础,创建区域性专项区际侦查合作模式是有可行性的,也是遏制该区域跨境有组织犯罪的有效对策。其基本原则是:坚持“一国两制”原则;平等协商、对等互助原则;尊重对方法律制度原则;公共秩序适当保留原则;以犯罪地为主,以有效惩治犯罪为辅,合理界定侦查管辖权原则;以及简便、及时、效率等原则。  相似文献   
108.
侦查适度公开原则与犯罪新闻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志华 《政法学刊》2007,24(4):47-50
犯罪侦查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群众的参与,而长期形成的保密制度使侦查程序往往是在"屏蔽"指挥的谋略下进行,虽能避免一些法外因素的干扰,但其封闭性也滋生出诸多负面效应。确立侦查适度公开原则,允许新闻媒体对犯罪信息进行恰当报道,不仅有利于破获案件和收集证据,还能在强化公民知情权的同时监督侦查活动的合法进行。  相似文献   
109.
侦查主体的"三结合"是指侦技结合、侦情结合和侦诉结合.技术化、信息化、智能化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现代社会的犯罪也因体现了时代特征而在形态与要素上愈加复杂化,而且犯罪总量日益增大与侦查力量相对不足的矛盾也日渐突出.因此,加强侦查主体的"三结合"便成为与现代犯罪作斗争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0.
各国(地区)职务犯罪侦查机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卫平 《河北法学》2004,22(7):115-118
世界各国和地区都有职务犯罪侦查机构,其在诸多方面有相同点,也有许多不同。在我国,职务犯罪侦查机构建立的时间较短,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机构设置不合理,也不科学,应该对此进行研究、科学设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