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9篇
  免费   207篇
各国政治   127篇
工人农民   76篇
世界政治   94篇
外交国际关系   617篇
法律   680篇
中国共产党   61篇
中国政治   786篇
政治理论   289篇
综合类   193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307篇
  2013年   417篇
  2012年   244篇
  2011年   256篇
  2010年   262篇
  2009年   333篇
  2008年   320篇
  2007年   334篇
  2006年   295篇
  2005年   282篇
  2004年   288篇
  2003年   214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论公安机关在艾滋病防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滋病防治工作具有较强的法律性、政策性和专业性,为促进公安机关对高危人群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在艾滋病防治中的职能作用,1转变思想观念,共同抗击艾滋病;2加强多部门合作,探索防治艾滋病经验;3坚持标本兼治,打防结合;4提高民警素质,提升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92.
形形色色的黑恶势力的“保护伞” ,严重破坏和危害正常的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以及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打黑除恶务尽 ,必须多策并举 ,因情施策 ,彻底打掉“保护伞”。  相似文献   
993.
1953年朝鲜半岛“停战机制”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后朝鲜半岛局势的动荡不安和近几年来的核危机久拖不决表明,1953年建立的停战机制已经难以适应局势发展的需要,构筑新的安全保障机制已成为大势所趋。鉴于停战机制的局限性,新的安全机制的构建需要全新的思维。  相似文献   
994.
面对 2 1世纪犯罪状况和治安形势的变化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新时期我国犯罪的现状与特点给治安防控工作提出的挑战 ,治安防控不仅要对现有的犯罪对策措施进行深刻的反思 ,抛弃旧的不适合时代要求的对策措施 ,继续保留和不断优化那些对今天和以后有用的对策措施 ,而且还要不断开拓 ,不断创新 ,制定出新的、适合时代需要的科学对策措施 ,促进治安防控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995.
论债权人撤销权与交易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社会经济关系越来越复杂,商品交换过程中的信用关系变得日益脆弱,更需要法律制度给予保障。世界各国法律都赋予债权人撤销权,来保证债权人债权得到最终实现,进而维护交易安全。当然,法律同时也需要对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加以必要的限制,以防止债权人权力的滥用。  相似文献   
996.
国家安全学的设立既是呼应新时代发展课题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安全总体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环。时代赋予国家安全学现实土壤,战略赋予学科建设内在动力,交叉是学科产生的关键内核,作为战略性新兴学科的国家安全学在时代与战略的共鸣下应运而生。国家安全学在总体思维和交叉思维的指导下,在学科体系建设上提高站位、科学错位;在学术体系建设上立足国情、注重内涵;在话语体系建设上言之有理、言之有道,不断探索国家安全学的体系创新,逐渐发展出一条中国国家安全学建设的独特路径。面向未来,需要牢牢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探索学科基础研究范式为主线,立足学科自身的交叉属性、战略属性和政治属性,推动国家安全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与学术共同体建设,促进学科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97.
各国国家安全体系建设的相关经验,可以为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的中国国家安全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国家安全体系一般都有一些必不可少的基本构成要素,但由于各国历史文化、内外环境和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差异,这些要素的演变历程、具体内容和实际作用可能大不相同。作为超级大国,美国拥有最为庞大、完备且富于自身特色的国家安全体系。这个体系主要由指导思想、法律制度和保障工具三类要素构成。其指导思想是维护全球性主导地位,并带有绝对安全倾向;决策机制既遵循一套完整的跨部门分级流程,也涉及各种非正式决策模式;法律制度与监管机制系统完备;保障工具与手段多样有力,包括超强的军事能力与联盟体系、强大的经济实力与情报体系以及广泛的社会基础。然而,作为一个在冷战中形成的"安全化国家",美国的安全目标与手段、资源之间存在持续张力;空前庞大的国家安全体系也会受到内外条件的制约,经常陷入能力捉襟见肘、行为进退失据的境地;尽管在国际体系中拥有显著的"权力优势",美国同样面临发展利益与安全利益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998.
作为一种兼具公共产品与战略工具双重功能的议题,全球基础设施具有明确的发展与安全含义,因此,该议题在国际政治中呈现出嵌入"发展—安全联结"的基本态势。当前,在大国战略竞争结构之下,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与国际社会"发展—安全联结"都具备议题拓展的政治动力,两者互动推动着安全与发展两大议题领域在不同层次上展开更为复杂化的聚合,扩展了当前"发展—安全联结"在国际政治中的适用范围,也强化了基础设施对安全与发展的依赖程度。基础设施与"发展—安全联结"互动呈现出螺旋圈层的架构,即主要通过议题维度的立体配置逻辑、制度方面的双重建构逻辑和演变方面的系统嵌合逻辑等方式,更紧密地与"发展—安全联结"发生互动关联。一个"发展—基建—安全联结"正在浮现。全新的联结也在重新塑造安全与发展两大议题,并在议题设定、行为逻辑、国际制度、全球治理和运作环境方面影响着当前的国际秩序。这种正在出现的"发展—基建—安全联结"可能对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基建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99.
ABSTRACT

Security sector reform (SSR) in Kosovo remains complex and challenging. The existing approach is heavily driven by international agencies.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question: What role is played by local research in Kosovo’s SSR?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challenges that local research poses to internationally led SSR in Kosovo, and the contribution that local researchers make to the decision-making of international practitioners. In Kosovo, local research organizations produce research analysing and critiquing international SSR and offering alternative approaches. The study builds on existing studies of epistemic communities and research use in policy-making and new evidence based on the author’s interview survey of researchers and policy-makers in Kosovo.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focusing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ocal researchers and international policy practitioners provides valuable insight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Kosovo’s SSR. The study deconstructs the structures, processes and agencies at the heart of the local/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 It explains how local research on topics of security, justice and rule of law,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international practitioners, challenges international SSR and contributes to international SSR decision-making.  相似文献   
1000.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compare Unasur and the African Union with regard to their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agenda and performance. Although some scholars have made comparative assessments of regional institutions in the same region or comparisons between regional projects worldwide and the European Union, there are still few academic contributions which develop a cross-regional comparison among regional initiatives from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Global South. By assessing the cases of Unasur and the African Union, and particularly Unasur’s Defence Council and the AU’s Peace and Security Council, taking into account their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performance and limitations, and the role of regional leaders and exogenous actors in both cases, we have elaborated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aiming to identify and explai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regional institutions outside Europe. Based on the contributions of comparative regionalism and the evaluation of Unasur and the AU, we conduct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both regional organisations, giving specific attention to their security and defence agendas, moving forward the empirical and analytical agenda of comparative regional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