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15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58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7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作为大陆法系物权法制度的特有概念,物上请求权在民法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2007年,我国制定并颁布了《物权法》.在此基础上,对物上请求权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具有相当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应当从物上请求权之概念出发,认识其性质与类别,辨析其与诉讼时效之关系,进而探讨其私力救济之问题,并结合《物权法》现行规定之纰漏提出可行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32.
我国婚姻法关于离婚扶养给付制度在立法上存在疏漏,离婚扶养立法的请求权基础不明确,以夫妻分别财产制限定家务劳动补偿与现实脱节,经济帮助制度适用条件过于苛刻.离婚扶养给付本质为夫妻扶养义务的延续,其请求权基础为配偶权的延伸保护.通过借鉴外国立法体例,认为我国婚姻法应建立以救助性扶养、补偿性扶养为基础,兼顾居住权的离婚扶养给付制度,并具体从它的要件、考虑因素以及限制予以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33.
行政管理的形式随着我国民主和法治建设的不断发展更加多样化,行政合同作为我国一种新型的行政管理手段,在行政机关运用的越来越频繁。但我国行政合同法律制度相对滞后,行政合同的救济制度存在诸多问题。行政合同行为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行政程序法应对行政合同行为作专门规定。  相似文献   
34.
结合物权运行状态和情势进行梳理,物权有基础性实行效力、衍生性保全效力与转化性救济效力。实行效力契合物权本旨,表现静态归属和物权人得通过一定实行行为使物满足需求的动态过程。保全效力主要指物权请求权,属衍生性请求权,其独立性要求或重新认识侵权行为法的债法地位,或将其中物权请求权效力的内容还原归位到物权法。救济效力是物权的最终效力,也是损害赔偿之债或不当得利之债的效力,于此物权效力与债权效力合一。对物权效力作量的考察可帮助认识物权效力边界和作用范围。实行效力转化为救济效力时,不存在如债权获得救济时的“同一性”而是效力量受到了减损。可提出某些物权救济之债具有相较一般债权优先的办法来还原和保持物权效力量。  相似文献   
35.
关注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救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女大学生面对沉重的生存压力和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不仅物质生活困窘,其心理压力也十分值得关注。因此,了解这一特定群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在为贫困女大学生提供积极的经济帮助的同时,重视她们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救助,加强对她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36.
目前我国侦查羁押期限普遍较长,侦查羁押期限与案件的难易程度不成比例,司法控制机制尚不够健全,侦查羁押制度的功能主要是刑事追诉的手段.究其原因,从实证角度分析主要是侦查对口供的过分依赖,缺乏外部控制和救济机制.因此,应当以比例性原则和司法救济原则为基础,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强化司法控制,建立羁押司法审查和刑事羁押独立制度,赋予犯罪嫌疑人申请权、申诉权,以完善侦查羁押制度.  相似文献   
37.
从印度洋海啸分析国际人道主义援助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底发生的印度洋海啸给人类带来了一场空前的灾难,随后的国际人道主义援助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数量上都突破了历史记录。通过对这次国际援助的分析,我们看到国际人道主义援助模式还不可能摆脱国际权力政治,依然是一个援助国和受援国之间互相作用的复杂过程。要使国际援助更加符合人道主义的本意,国际社会还需要继续培养合作意识,加强国际协调组织的建立和作用。  相似文献   
38.
行政即时强制是公安机关和其他有权机关在执法过程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极为特殊的行政强制手段。由于它的特殊性和高自我裁量性,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极为容易造成对公民人权的损害。法治警务框架的构建和“立警为公,执政为民”的提出必然要求对即时强制予以规范和救济。  相似文献   
39.
《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及其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相比具有一些不同的特点,但前者并非"二等权利",也是文明人类所享有的基本权利.经社文权利的实施主要通过立法及行政措施,其中一部分也可获得缔约国国内司法救济.在国际层面,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对国家履行经社文公约的情况进行监督.全球化进程将促进经社文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40.
关于社会救济立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形成和普遍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表现,但是我国目前所采用的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由于缺少必要的经济基础作保障而显得步履维艰。因此,积极建立以社会救济制度为核心内容的新型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已是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