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32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13篇
综合类   4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 探讨补肾安胎冲剂治疗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的机制。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0例RSA患者治疗前后及30例正常早孕妇女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oluble fms like tyrosine kinase 1,sFlt-1)的水平。结果 治疗组妊娠成功率为80.0%;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前血清VEGF显著降低(P<0.01),sFlt-1显著增高(P<0.01);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VEGF显著升高(P<0.01),sFlt-1显著降低(P<0.01);保胎治疗无效者与保胎治疗成功者比较,血清VEGF水平显著降低(P<0.01),血清sFlt-1水平显著增高(P<0.05)。结论 补肾安胎冲剂治疗RSA的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VEGF水平,降低血清sFlt-1水平,从而促进胎盘绒毛血管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观察益肾续经汤治疗绝经过渡期肾虚血瘀证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绝经过渡期月经过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予益肾续经汤治疗,对照组予戊酸雌二醇合甲羟孕酮序贯周期治疗,3个周期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经色暗红、腰骶酸痛、头晕耳鸣及小腹胀痛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益肾续经汤治疗月经过少有较好疗效,可明显改善相关症状。  相似文献   
43.
目的 复制肾虚型老年痴呆大鼠模型。方法 采用灌胃给予氢化可的松(15 mg/kg)复合侧脑室注射β-淀粉样蛋白(25-35)(amyloid beta 25-35, Aβ25-35 )10 μg复制肾虚型老年痴呆动物模型,每5 d记录一次大鼠的体质量,通过体质量变化、自主活动、免疫学指标以及血浆中睾酮和皮质酮含量的变化,评价该模型肾虚的形成情况;通过奖励性操作式条件反射任务和水迷宫实验结合脑组织病理学的变化,评价该模型学习记忆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肾虚组和肾虚型老年痴呆组大鼠体质量增长缓慢,自主活动度显著降低,胸腺和脾指数显著降低,血清中睾酮和皮质酮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在水迷宫实验和奖励性操作式条件反射任务中,与对照组比较,肾虚型老年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显著受损(P<0.05,P<0.01)。结论 灌胃给予氢化可的松(15 mg/kg)复合侧脑室注射Aβ25-35(10 μg)可以用于复制肾虚型老年痴呆模型,既可以使Wistar大鼠产生一系列肾虚表现,又可以造成其学习记忆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44.
目的 基于经络平衡理论,探究电导法经络测量值的分析方法,考察其对慢性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健康人群82例和慢性肾病人群222例,采用电导法测量手足井穴和原穴的电阻值,分别计算原穴阴阳比值、井穴阴阳比值、原穴手足比值、井穴手足比值、原穴左右比值、井穴左右比值,采用接收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考察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比值对慢性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人群在井穴阴阳比值、原穴手足比值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井穴阴阳比值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为0.618,95% CI为[0.537,0.699](P<0.05),原穴手足比值的AUC为0.727,95% CI为[0.655,0.800](P<0.01)。井穴阴阳比值的最优切点是1.16,灵敏度为0.64,特异度为0.52,原穴手足比值最优切点是1.04,灵敏度为0.68,特异度为0.72。结论 慢性肾病患者的经络平衡处于阴盛阳衰、上盛下衰状态,基于经络平衡的电导法经络测量分析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非透析慢性肾病湿热证患者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水平及大黄泄浊颗粒保留灌肠对其干预作用。方法将63例非透析慢性肾病3~4期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并设正常组2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大黄泄浊颗粒保留灌肠,每日1次,疗程8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以及治疗前后血清CTGF、HGF,并与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BUN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SCr呈降低趋势(P0.05);对照组治疗后BUN较治疗前呈降低趋势(P0.05),SCr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CTGF、HG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CTGF、HGF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HGF和CTGF下降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泄浊颗粒保留灌肠改善非透析慢性肾病湿热证患者的机制与降低血清CTGF、HG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中药结肠透析联合保留灌肠治疗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3~5期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探讨其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2例非透析CKD 3~5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实际完成对照组29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每日1次保留灌肠,观察组采用每周3次结肠透析联合每周3次保留灌肠,两组同时予以基础治疗,疗程12周。采用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评价肾功能,采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 protein,SAA)、α1-酸性糖蛋白(α1-acid glycoprotein,AAG)评价炎症状态,采用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B)、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计数评价营养情况,采用血清钙(Ca)、磷(P)、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评价钙磷代谢紊乱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乏力、纳差、腹胀、恶心、口干、口苦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BUN、Scr、、CysC、Hcy、hs-CRP、SAA、AAG、P、PTH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血清Alb、Hb、RBC、Ca、eGFR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降低或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结肠透析联合保留灌肠可以减轻CKD 3~5期患者炎症状态,纠正营养不良,改善贫血及钙磷代谢紊乱,进而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肾性骨病湿热证患者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血清骨形成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水平及大黄泄浊颗粒保留灌肠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4例非透析CKD 3~5期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结果每组失访2例),并设正常组2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大黄泄浊颗粒保留灌肠,每日1次,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钙(calcium,Ca)、磷(phosphorus,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iPTH)、BMP-7水平及第2—4腰椎BMD。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末和8周末,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前一时点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降低BUN、SCr和血清P、iPTH、ALP方面,以及在升高血清Ca和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正常组比较,CKD病例组BMD和BMP-7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BMD和BMP-7均显著升高(P0.05),而治疗组BMD和BMP-7升高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透析CKD肾性骨病湿热证患者BMD和BMP-7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人群;大黄泄浊颗粒保留灌肠可防治非透析CKD肾性骨病,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肾功能及升高血清BMP-7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48.
目的 观察补肾安胎冲剂对复发性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小鼠蜕膜组织血管、细胞形态及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DBA/2×CBA小鼠,按照Clark经典方法复制RSA小鼠模型。按妊娠顺序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妊娠组,模型组,西药组,补肾安胎冲剂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进行药物干预。光镜下观察蜕膜组织的血管和细胞形态,电镜下观察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光镜下见模型组血管数量减少,蜕膜细胞胞浆明显水肿,部分核消失,细胞核固缩;补肾安胎冲剂高剂量组血管丰富且管壁完整,由多个血管内皮细胞环绕而成,小部分蜕膜细胞水肿,细胞核基本无坏死;补肾安胎冲剂中、低剂量组血管数量少于补肾安胎冲剂高剂量组,血管内皮细胞排列不整齐,部分蜕膜细胞胞浆水肿,空泡变,少数细胞核消失。电镜下见模型组血管壁不完整,血管内皮细胞结构不完整,细胞核呈梭形,粗面内质网、核糖体减少,部分线粒体已破坏;补肾安胎冲剂高剂量组血管壁完整,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完整,核膜完整;胞浆中可见丰富粗面内质网及核糖体,线粒体结构完整、无肿胀变性,染色质分布均匀;补肾安胎冲剂中、低剂量组血管壁完整,部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核膜完整,胞浆中粗面内质网扩张,核糖体轻度减少,部分线粒体肿胀、空泡变。结论 RSA模型小鼠存在母胎界面血管生成的障碍,补肾安胎冲剂可以修复RSA小鼠蜕膜组织中破坏的细胞结构,改善血管生成和细胞器完整度,发挥安胎作用。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中药对实验性骨性关节炎组织形态测量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两组中每只白兔随机选取一侧膝关节切断其前交叉韧带,另一侧膝关节作假手术。手术4周后,中药组白兔口饲补肾活血中药煎液,对照组予以口服9.0g/L氯化钠注射液,1次/d,共4周。作双侧膝关节大体形态学观察,测量股骨内髁软骨厚度和面积、关节滑膜细胞层厚度。结果:两组伤侧股骨内髁表面可见纤维沉积、骨赘和骨刺,滑膜增厚和充血,以对照组为明显;对照组伤侧软骨厚度和面积明显减少;两组伤侧股骨内髁滑膜细胞层明显增厚。结论:补肾活血中药有助于减轻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的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