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25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推进中日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地域“共生”角度来看待中日旅游发展的战略步骤,在现阶段,期望更多的日本游客来华是缺乏新意的。应从推进和发展中日旅游的步骤可以分为资源的整治与互知、旅游人脉网络的建设、切入技术研究等三个层面对促进中日旅游有个全新的考虑。  相似文献   
32.
毛泽东建党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与中国党建实际相结合的结晶 ,来自西方社会的马克思主义是毛泽东建党学说的直接理论来源。但是 ,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把握使他真正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了 ,中国传统文化中科学、合理成分经过继承、改造和升华 ,已经成为毛泽东建党学说的有机组成部分。毛泽东正是批判地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琼浆玉液才丰富和完善了他的建党学说  相似文献   
33.
我国刑法分则条文中的“明知”是注意规定 ,不是特殊规定 ;由于犯罪故意本身就包含了“明知” ,删除分则条文中的“明知”不会导致严格责任 ;由于控方承担证明责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明知”的证明责任仍在控方 ,但控方只需证明基本事实 ,即可推定被告方“明知”。  相似文献   
34.
运输毒品与贩卖毒品同样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运输毒品的行为人绝大多数在被抓获以后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辩解。怎样判定行为人的"明知",就成为办理此类案件的重要乃至关键环节。文章根据刑法理论,结合司法实践,对运输毒品犯罪中的推定明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5.
行政公开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应有之义,许多国家制定了关于行政公开的法律,将行政公开制度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有着比资本主义国家更广泛的民主基础,完善我国的行政公开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制定<行政公开法>也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必然要求和现实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36.
徇私枉法罪是一种特殊的渎职犯罪,本文依据《刑法》相关规定并结合司法实践,对本罪犯罪构成机制的相关要素进行分析,认为“徇私、徇情”不仅是犯罪动机,同时也是客观要件必备之行为,“利用职务之便”应为客观方面的必备行为,以及对立法要求司法工作人员“明知”的准确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37.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了消费者的获知权,它是基于对消费者弱势地位而给予的特别保护,是消费者享有的九项权利之一.消费者获知权与消费者知情权仅一字之差,但二者法律涵义不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已成为时代潮流,消费者获知权的实现需要国家及其各种舆论工具、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本人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8.
行政信息公开制度是基于宪法上的知情权以及行政机关的行政说明责任,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获得行使公权力的组织的除外事项之外的任何信息的制度.该制度在各国实践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申请人资格以及除外事项的确定.在我国统一的行政信息公开立法中,应借用各国的经验,既采用列举除外事项的立法例,也通过公开原则的确立、严格解释规则以及举证责任规则的确立,限制行政机关在不公开事项方面的裁量权.  相似文献   
39.
侵犯商业秘密罪,在犯罪对象上,应注意商业秘密的整体新颖性和部分新颖性的区别;在实行行为上,"利诱"不应包括欺骗;在犯罪结果上,"重大损失"不等于商业秘密自身价值;在主观方面,"应知"应推定为"明知"。  相似文献   
40.
知行合一在认识论中是绝对错误的,在伦理学中,它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从道德认知走向道德行为,实现道德的知行合一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知、情、意、行的配合与一致。而道德意志作为道德知行合一的心理保障,是实现道德行为的动力。孟荀对于道德意志的研究,为道德知行合一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论据。意志是由人的意愿与人的毅力构成的,其中毅力是从道德认知走向道德行为的动力;意愿是道德认知走向道德行为的方向性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