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8篇
  免费   99篇
各国政治   56篇
工人农民   117篇
世界政治   41篇
外交国际关系   80篇
法律   869篇
中国共产党   227篇
中国政治   452篇
政治理论   327篇
综合类   12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231篇
  2007年   303篇
  2006年   305篇
  2005年   304篇
  2004年   314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创新举措。胜利油田惩防体系建设以党的十八精神为指针,固本清源抓教育,规范权力抓监督,以查促防抓惩处,牢牢把握促进党员干部清正廉洁、保障履职安全的目标指向,为提升胜利油田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水平,推动胜利油田打造世界一流、实现率先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92.
En este artículo propongo un examen de algunos de los obstáculos establecidos por las autoridades penitenciarias para llevar a cabo un proyecto etnográfico en una cárcel de mujeres de la Ciudad de México. Mi intención es plantear la importancia de formas de investigación-acción en contextos que, como el mexicano, se ven afectados por una profunda crisis de los aparatos del Estado –en particular presto atención a los sistemas educativo, penal y de justicia- que impacta con mayor severidad a grupos vulnerables como es el caso de las mujeres en reclusión que están en el centro de este estudio de caso.  相似文献   
93.
On the edge of Stirling Gardens in central Perth, Western Australia, five large, old-fashioned pen nibs stand in a curved line, their tips in the ground. Anne Neil’s sculpture, Memory Markers, commemorates the history of this site, which includes the Supreme Court. Taking this sculpture as an emblem of writing, which in the context of its setting highligh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law,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image of the pen in the ground. As a symbol of literacy, it evokes the powerful network of discourses—particularly law, science and religion—that underwrote the imperial project. It signals, in Michele Grossman’s terms, “the event of literacy [that] radically interrupts and disrupts—but never eliminates—pre-existing Aboriginal epistemologies”. The article goes on to explore the sculpture as a symbol of the assertion of jurisdiction, the speaking of law in and over colonised space. It analyses a group of written texts associated with this site, from colonial legal assertions of jurisdiction over Aboriginal people in Edward Landor’s The Bushman (1847), through a proclamation under the Aborigines Act 1905 (WA), to Stephen Kinnane’s Indigenous family memoir of life under that act, Shadow Lines (2004).  相似文献   
94.
宋朝武 《法学论坛》2007,22(3):41-46
民事诉讼受理是纠纷进入司法程序的初始必经阶段,对于当事人诉讼权利保障意义重大.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深层次的矛盾不断出现,民众的诉求越来越多,而我国的法律体系和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人民法院作为解决矛盾纠纷的专门机构,应当担负起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历史任务,最大程度地吸纳化解矛盾纠纷.然而,现行民事诉讼受理制度所规定的起诉条件,既包括实体内容又包括程序要求,确定性有余而灵活性、包容性不足,虽然能够一定程度地起到过滤纠纷,节约司法资源的作用,但其对于新型权利诉求进入诉讼渠道的阻隔作用日益显现,甚至为个别地方限制当事人正当诉权的行使提供了借口.在改造方案的设计方面,应当理性审视现有司法资源和司法环境,更宜采渐进式而非跃进式的方案,避免由于准备不足而导致司法不堪重负,制约正常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95.
实质的刑法解释论之确立与展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彩霞 《法学研究》2007,29(2):38-52
在刑法的解释与适用上,存在着形式的刑法解释论与实质的刑法解释论之争。形式的刑法解释论主张对刑罚法规进行字面的、形式的、逻辑的解释,实质的刑法解释论主张对刑罚法规进行实质的、价值的、合目的的解释。实质的刑法解释论是对形式的刑法解释论的扬弃,它不仅与刑法规范的特点、结构、内容相一致,具有方法论意义上的合理性,而且满足了我国刑事法治目标与罪刑法定原则兼具形式侧面与实质侧面的要求,适应了我国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体系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特点,具有优越的合理性。我国刑法应确立与贯彻实质的刑法解释论立场。  相似文献   
96.
李建良 《桂海论丛》2007,23(2):39-41
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一个迫切的任务就是要理顺分配关系,协调好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垄断行业的高工资高福利有违起码的社会公正,不利于社会各阶层间的和谐,必须通过政府规制的改革对垄断行业的不合理利益加以调节,以促进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97.
由于美国法典28卷1404(a)条款的立法规定在功能与措辞上均非常类似普通法上的非方便法院原则,因此很多学者误以为该立法规定与非方便法院原则之间并不存在实质性的差异。然而,这一看法并不正确。事实上,1404(a)条款立法在法律效果、证明标准以及具体适用方面均与非方便法院原则存在显著的区别。  相似文献   
98.
敦煌吐鲁番借贷契约中的"公私债负停征,此物不在停限"、"后有恩赦,不在免限"等抵赦条款,是民间社会对抗国家赦免私债的契约表现.始于北魏时期的国家对私债的赦免,针对的是"偿利过本,翻改券契"等民间高利贷行为;唐、五代及南宋、元初赦令,延续了这个传统.这一赦免初衷,也波及到无息借贷,致使抵赦条款也出现在无息借贷契约中,反映了民间防御意识的加强.契约中的抵赦条款的反复出现与国家免除民间债负赦令的频繁发布,反映了民间高利贷与国家控制的长时间博弈.明清时,国家不再以赦令形式免除私债,契约中的抵赦条款也随即消失.  相似文献   
99.
品格证据在质疑证人可信性的刑事审判中具有很大的运用空间.人类长期的观察和经验表明,人类行为具有重复性和模式化的特征,因此判断证人行为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证人的品格.品格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某些诉讼参与人品格或品格特征的证据,关涉到某人的道德品质和是非评价,应用到司法实践中,就是通过运用品格证据证明证人是否具有可信性来佐证案件的其他证据,帮助法官查明案情,准确断案,保障诉讼活动公平、公正地进行.  相似文献   
100.
商业秘密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国家都制定了专门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保护。面对我国当前在商业秘密保护方面所面临的严峻形势,除了应借鉴国外大企业关于商业秘密保护的一些实际有效的措施之外,还应通过法律途径加强对商业秘密的保护和救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