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95篇
  免费   193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87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0篇
法律   2992篇
中国共产党   106篇
中国政治   627篇
政治理论   110篇
综合类   22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309篇
  2013年   319篇
  2012年   471篇
  2011年   446篇
  2010年   410篇
  2009年   419篇
  2008年   490篇
  2007年   540篇
  2006年   540篇
  2005年   505篇
  2004年   467篇
  2003年   282篇
  2002年   224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5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9.11”事件以来,国际社会更加注重国际反恐怖的合作机制。国际反恐怖的复杂性与艰巨性是人类历史上最严峻的挑战,国际反恐怖的各国实践是建立国际反恐怖合作法律机制的政治、经济和法律基础。只有在国际反恐怖合作的法律原则——包括国家主权平等原则,政治、经济与法律等相结合的原则,在联合国框架下的利益协调一致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区际法律合作途径,加强国际反恐怖的司法协助与技术合作,才能取得国际反恐怖的最终胜利。  相似文献   
992.
周强 《北方法学》2011,5(6):104-110
对法律问题的探讨应当首先在两个前提下进行:第一,在现行法律框架之内;第二,把现有法律规定看作是一个富有弹性的完整体系,以尽力去挖掘其潜力。以彩票中奖者个人信息为例,《彩票条例》要求彩票发行者、彩票销售者等对此予以保密;但当这一信息进入行政机关转化为政府信息之后,依《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就有了公开的条件和途径。两部法律可以相互调适,共同应对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993.
范纯 《北方法学》2011,5(2):80-89
20世纪60—70年代巴西创造了经济奇迹,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为应对环境问题,巴西确立了体系完整、规范细密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但由于受历史因素和旧制度惯性以及官员腐败的影响,由环境行政和环境司法构成的法律实施机制未取得较好成效。为此,巴西提出了与时俱进的环境政策。但其环境保护法律机制经常受到经济发展政策的干扰,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今后,巴西环境诉讼有待完善,环境行政执法能力有待提高,尤其是法律实施机制的基础性制度及其他相关制度需要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994.
杨建 《北方法学》2011,5(5):131-145
规范性主要是对合法权威与守法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认识。对理解规范性问题来说,规范性强度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法律原则的规范性追问这样两个问题:原则何以成为法律?为何具有指引、约束司法裁判的规范效力?法律原则的规范性包括形式渊源、价值理据、规范特征三个方面的意涵。对法律原则规范性的追问,考问着国家司法权威的公信力。法律原则构成了人之为人的主体性根基。晚近学界对分类式法概念的批判不能替代也不应阻断对法律原则的定性,即对法律原则规范性的追问。  相似文献   
995.
突破制约依法行政的瓶颈,迫切要求推动理念创新,以引领依法行政的实践。本文认为,依法行政的功能不仅是治官、治权,更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方面;适应依法行政从既靠政策又靠法律向靠政策,更靠法律的转变,要依法制定政策,推动政策的法律转化;服务型政府建设要体现依法行政的要求,重视公共服务制度化,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我国的改革已经从边改革边完善制度阶段进入了依法深化改革的新阶段,改革创新应当在宪法法律框架内进行;培育法治社会,要把法制宣传教育提升到国家公民教育的高度来认识;积极推动依法行政动力机制的转型,构建政府自上而下推动与社会由外而内推动有机结合的依法行政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996.
商鞅变法出现于战国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具有明显的"战时法治"特征,这一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农战思想;重刑主义;文化专制。通过对法治标准的要素化与法治类型的多样化分析,可以明确从商鞅变法之后到秦朝灭亡之前是一个君主专制的战时法治时期,对秦亡之训也应有一个新的认识:其罪不在法治,罪在当政者不仅没有及时将"战时法治"转变为"平时法治",反将其推向了极致。这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法治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应当随着时代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997.
360和腾讯纠纷案提供了分析网络立法与网络自治的绝佳样板。网络立法与网络自治的冲突以鲜明方式体现出来,探究两者共存的基础显得必要而紧迫。法律多元理论为两者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基础。在法律多元理论视角下存在自治与立法的双重逻辑,一是网络立法是优先法益立法,也是有限立法,法益标准的确定是网络立法的前提;二是为解决网络自治与网络立法的现实冲突,部分赋予网络自治规则予以习惯效力,促使网络规则向法律规则的转化,亦是互联网发展的有效途径。但转化过程中应当注意网络自治规则的普适性与实用性,防止垄断性企业对网络自治规则的滥用。  相似文献   
998.
Dual/multiple citizenship has become a widespread phenomenon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This acceptance or tolerance of overlapping memberships in political communities represents an important element in the ongoing readjust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izens and political communities in democratic systems. This article has two goals and parts. First, it evaluates dual citizenshi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ive normative theories of democracy. Liberal and republican as well as multicultural and deliberative understandings of democracy deliver a broad spectrum of arguments in favour of dual citizenship. Only communitarians fear that dual citizenship endangers national democracies. Nevertheless, empirical evidence and national policies largely contradict these fears. The second part of the article reverses the perspective and shows that most theories of democracy do not only legitimate and facilitate the acceptance of dual citizenship – the phenomenon of multiple citizenships induces innovation in democratic theory in turn. A second look 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ual citizenship and theories of democracy reveals that dual citizenship stimulates refinements, expansions and reconceptualisations of these theories for a transnationalising world.  相似文献   
999.
我国《刑法》第356条是对毒品犯罪的相关规定,刑法理论界对该条的性质是毒品再犯还是特殊累犯持有不同看法,导致在法律适用上存在困惑。从立法意图、法律条文的表述以及该条文在刑法典中的位置来看,认为其是"法定的再犯"更为合理。对该条在数罪并罚情形中以及与《刑法》第65条发生竞合时如何适用法律,应该分析具体情况,适用不同法条。  相似文献   
1000.
我国税法解释主要是行政解释和有权解释.我国税法行政解释具有以下特点:行政解释性文件成为税法执法的主要规范依据;税法解释与法律漏洞填补共存,法律解释权与立法权密切的结合;解释形式繁杂,规范化程度不一;财政部和国税总局分享解释权;地方性税收规范泛滥;缺乏有力监督.根据税收法治的要求,应当对税法行政解释权做出规范,税法行政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