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6篇
  免费   71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46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1237篇
中国共产党   41篇
中国政治   255篇
政治理论   79篇
综合类   95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WTO的一系列规则将对我国法制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应进一步加快法律的信息化,推动法律的全球化和促进法律的职业化等。协调国内法与WTO法的不一致,应完善立法工作,推进司法改革和加强法学教育。  相似文献   
52.
我国亟需制定一部行政程序法典,对行政权力的运行加以程序规制,防止权利滥用,增强行政相对人的民主参与。 制定行政程序法典的目标模式应当是以公正为主、效率为辅的法典,立法模式应当是实体程序合一型、类别型、复合型的行 政程序法典。  相似文献   
53.
传统家庭美德作为一种伦理道德文化,积淀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蕴藏着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人伦关系的意蕴,通过对其进行现代诠释和价值升华,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超越创新,可以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家庭美德建设的历史依托和丰富营养,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有效服务。  相似文献   
54.
历史人类学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符太浩 《思想战线》2003,29(1):61-66
历史人类学是文化人类学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由于这一新兴学科的研究领域是历史上的各民族文化 ,并且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借助于大量的历史典籍资料 ,容易使人将其与历史学相混。历史人类学是一门具有特定研究领域并具有文化人类学研究传统的新兴分支学科 ,其实质与价值不可能被其他任何学科替代 ,其发展也不会损及其他学科 ,因而应当对这门新兴学科加以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 ,早日形成本土化的中国历史人类学。  相似文献   
55.
市场经济模式在我国已初步形成,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市场经济的法制建设。对市 场经济法制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建议从法制建设的主导思想、理论研究及具体方法入手进行解决,并提出构建市场经济法制 完善之思路。  相似文献   
56.
地役权与相邻权两者有着本质区别。我国地役权立法应在地役权的名称、主体、空间地役权、限制、设定原则、登记等问题上作出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57.
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呈逐步加快趋势。从2002年至今,每年拥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大约1亿人。随之而来,中国出现了一个游离于城市边缘的特殊群体———农民工。由于历史与现实的诸多因素,农民工权益被损害现象十分突出,此问题应予以足够重视,使这一弱势群体的利益得到切实保障。  相似文献   
58.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与生态建设的矛盾已经日益呈现。本文拟通过对新型环境伦理观的介绍,并在分析我国现行环境立法基本状况的基础上,寻求这种伦理观与生态环境立法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完善环境立法体系,保护生态环境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9.
我国刑法中关于绝对无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不宜降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应负刑事责任的8种犯罪是指具体犯罪行为而不是具体罪名;间歇性精神病人的规定无存在必要;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应坚持“必减”原则;醉酒人刑事责任的规定要具体化;聋哑人和盲人犯罪的规定应当删除。  相似文献   
60.
随着社会的进步,法治建设的宏伟目标的确立,我国刑事立法上的那种不作区分,原则处罚犯罪预备的立法已显得不合时宜,且与法治理念中的法律至上,人权保障,司法公正原则相冲突。预备行为是否入罪,不仅仅是制度设计问题,深藏在其后面的是对法律价值的认识问题。重新建构我国犯罪预备立法,使其与我国法治建设的目标相适应,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