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4篇
  免费   61篇
各国政治   17篇
工人农民   45篇
世界政治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篇
法律   250篇
中国共产党   44篇
中国政治   137篇
政治理论   81篇
综合类   26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基于司法理性之逻辑必然,现代司法在迈向专业化或者职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贵族化与精英化之内在趋向。其中,专业化程度被认为是引领司法达至“效果最优”的基本要素,但贵族化趋向则被认为是诱导司法走向“悖论”的基本因素-它使得司法很可能被异化为一个远离大众、甚至背离常识的封闭市场。为弥补司法职业理性之缺陷,化解其内在的逻辑“悖论”,有必要在制度安排上为生活理性渗入高度职业化的司法过程设置某种管道或者窗口,使得司法程序、法官质素以及司法判决更具包容性,并为包容性司法之成长创设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72.
大学生闲暇德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闲暇德育是德育教育的特殊模式和方式,大学生闲暇德育的实施使个体对德性体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然而,在实然层面的大学生,闲暇生活状态却走向了“闲暇”悖论,主要体现在:大学生闲暇生活走向两个极端,指导闲暇德育的伦理层次也出现混乱,大大降低了大学生闲暇德育的实效性。从现实层面对问题的回应要注重闲暇德育的三个重要范畴:需求范畴、体验范畴和德性范畴,这是大学生闲暇德育的现实逻辑和出路。  相似文献   
73.
蔡晓荣 《现代法学》2011,33(5):13-23
在中国传统社会,对于失火之法律责任,国家法律通常只明确了刑事制裁而无民事赔偿的规定;在民间的习惯法层面,失火人亦往往不担赔偿之责。不过在中国近代大规模继受西方民法的进程中,这一固有法的常态性规范渐被外来的侵权行为规则所排斥。中国近代的侵权行为立法,最终确立了失火行为的民事赔偿责任,且不对过失程度作出任何限定。不过社会实证经验又同样证明,失火毋需赔偿之固有法规范虽被旁置,但内嵌其中的社会文化性内容则在一定程度上被积淀下来,并以一种生活逻辑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支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74.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孔子乃至儒家思想一以贯之的核心范畴和最高道德。中庸的高明之处在于提出了一个"庸"字,亦即提出了对待"中"的看法和态度——是适用于大多数人的体现在日常生活和行为中的,并无特异之处。执两而用中,用中为常道,常道可久远,这三层互相关联的意思,就是儒家"中庸"的主要意蕴。因此,中庸之道内在地包含知易行难与知难行易的难易辩证法,即中庸是最简单易行也是最高的道德要求。而要做到中庸,没有捷径,只有踏踏实实地做事,付出百倍千倍于别人的努力。因此,中庸思想为我们践行道德指明了具体可行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5.
Virtual world economies are undoubtedly increasing in growth, participation and importance. Their macroeconomic impact has already been seen as important in the real world economies; however its governance and jurisdiction is unclear. This paper will argue that virtual economies are not actually as virtual as they first appear to be. Secondly the paper argues that because of the real world effects and impacts virtual world economies can have, they should be applicable to real world jurisdictions and regulations. The question that is therefore posed is in which jurisdiction should the legal backbone be placed? The paper will be divided into several parts. Firstly, a background of what virtual worlds are, and what they mean in linguistic definition. Secondly, a review of law economics and history shall be considered to determine that what is once considered ‘other worldly’ is accepted as the norm. Thirdly, the paper will consider a virtual world economy, namely that of Second Life to establish the real world impacts that virtual world economies can have. Fourthly, the paper will consider two case studies of financial crisis occurring in the virtual worlds and the synergies we can draw from the real world. Finally, the paper will conclude with the proposition that legal governance is required and will enable what is already a lucrative business to flourish further within the realms of possibility and not virtually.  相似文献   
76.
略论中国刑法中的死刑替代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铭暄 《河北法学》2008,26(2):18-21
死刑替代措施,是指基于限制死刑适用的目的,对于立法上特定性质的犯罪,司法中特殊情况下的罪犯,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而代之以其他刑罚处罚方法。死刑替代措施是限制死刑中不可或缺并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从完善既有方式、探索新的途径入手,死刑替代措施包括死刑缓期执行;严格的无期徒刑;附赔偿的长期自由刑三种。当前,有必要在立法上对刑罚体系作进一步调整、修改、完善,以全面体现死刑替代措施;在司法中,注意发挥死刑替代措施在限制死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7.
群众路线作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其形成有着特定的理论来源、社会条件、根本依据和民族土壤 ,由此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与实践特色 :牢固的理论基石 ;事关中国革命和建设全局的性质 ;党的生命线的作用 ;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以及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78.
传统学说不承认中国古代妇女个体享有私有财产所有权,但宋代时期,妇女经济地位普遍高涨、财产私权观念与诉讼权利意识勃兴,士大夫法官们亦包容妇女的奁产诉讼,故而无论从立法规定还是从社会生活事实,抑或从司法判决来看,宋代妇女完全拥有奁产所有权,这是汉唐元明清妇女所不能企及的。上述新的时代变化,无疑为我们深刻认识宋代的近世化转型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亦是对中国古代妇女无私有财产所有权学说的一种纠偏,同时对现代民法中夫妻财产制度的构建亦具有一定的历史启迪。  相似文献   
79.
以唯物史观的分析方法详细考察马克思市民社会思想。市民社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物质利益是其行动原则 ,物质生活关系总和是其内在规定。马克思以市民社会入手来确立唯物史观的理论起点。市民社会是现代历史进程的一个必不可逾越的问题 ,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0.
教育应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使人得以生长,使人的生命价值得以提升。但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立足于常态社会,非常态社会(重大自然灾害背景下)带来的冲击启发我们对过去和现行的教育进行叩问和反思。灾害背景下的教育应对需转变陈旧、错误的教育观念,回归到关怀人的生命,以人的生命基础发展为本的教育基点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