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1篇
  免费   61篇
各国政治   15篇
工人农民   39篇
世界政治   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篇
法律   260篇
中国共产党   46篇
中国政治   139篇
政治理论   94篇
综合类   27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Virtual world economies are undoubtedly increasing in growth, participation and importance. Their macroeconomic impact has already been seen as important in the real world economies; however its governance and jurisdiction is unclear. This paper will argue that virtual economies are not actually as virtual as they first appear to be. Secondly the paper argues that because of the real world effects and impacts virtual world economies can have, they should be applicable to real world jurisdictions and regulations. The question that is therefore posed is in which jurisdiction should the legal backbone be placed? The paper will be divided into several parts. Firstly, a background of what virtual worlds are, and what they mean in linguistic definition. Secondly, a review of law economics and history shall be considered to determine that what is once considered ‘other worldly’ is accepted as the norm. Thirdly, the paper will consider a virtual world economy, namely that of Second Life to establish the real world impacts that virtual world economies can have. Fourthly, the paper will consider two case studies of financial crisis occurring in the virtual worlds and the synergies we can draw from the real world. Finally, the paper will conclude with the proposition that legal governance is required and will enable what is already a lucrative business to flourish further within the realms of possibility and not virtually.  相似文献   
82.
略论中国刑法中的死刑替代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铭暄 《河北法学》2008,26(2):18-21
死刑替代措施,是指基于限制死刑适用的目的,对于立法上特定性质的犯罪,司法中特殊情况下的罪犯,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而代之以其他刑罚处罚方法。死刑替代措施是限制死刑中不可或缺并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从完善既有方式、探索新的途径入手,死刑替代措施包括死刑缓期执行;严格的无期徒刑;附赔偿的长期自由刑三种。当前,有必要在立法上对刑罚体系作进一步调整、修改、完善,以全面体现死刑替代措施;在司法中,注意发挥死刑替代措施在限制死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群众路线作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其形成有着特定的理论来源、社会条件、根本依据和民族土壤 ,由此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与实践特色 :牢固的理论基石 ;事关中国革命和建设全局的性质 ;党的生命线的作用 ;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以及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84.
传统学说不承认中国古代妇女个体享有私有财产所有权,但宋代时期,妇女经济地位普遍高涨、财产私权观念与诉讼权利意识勃兴,士大夫法官们亦包容妇女的奁产诉讼,故而无论从立法规定还是从社会生活事实,抑或从司法判决来看,宋代妇女完全拥有奁产所有权,这是汉唐元明清妇女所不能企及的。上述新的时代变化,无疑为我们深刻认识宋代的近世化转型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亦是对中国古代妇女无私有财产所有权学说的一种纠偏,同时对现代民法中夫妻财产制度的构建亦具有一定的历史启迪。  相似文献   
85.
环境意识从本质上说是人的哲学意识的理论表达,它反映的是人类主体实践活动的超越性与生存环境有限性的予盾.应当超越常识的态度、科学的态度,从人本身以及人与自然的实质性关系去把握和理解环境意识的真实内涵.  相似文献   
86.
以唯物史观的分析方法详细考察马克思市民社会思想。市民社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物质利益是其行动原则 ,物质生活关系总和是其内在规定。马克思以市民社会入手来确立唯物史观的理论起点。市民社会是现代历史进程的一个必不可逾越的问题 ,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7.
教育应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使人得以生长,使人的生命价值得以提升。但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立足于常态社会,非常态社会(重大自然灾害背景下)带来的冲击启发我们对过去和现行的教育进行叩问和反思。灾害背景下的教育应对需转变陈旧、错误的教育观念,回归到关怀人的生命,以人的生命基础发展为本的教育基点上来。  相似文献   
88.
科玄论战的主旋律、插曲及其当代回响(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也许正是洞察到张君劢论点中的这些缺陷,科学派当即对其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驳.针对张君劢鼓吹孔孟朱王注重内心修养形成的精神文明以及把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对立起来的观点,丁文江径直反诘道:"懒惰的人,不细心研究历史实际,不肯睁开眼睛看看所谓‘精神文明'究竟在什么地方,不肯想想世上可有单靠内心修养造成的‘精神文明';他们不肯承认所谓‘经济史观',也还罢了,难道他们也忘记了那‘衣食足而后知礼节,仓廪实而后知荣辱'的老话吗?"[52]针对张君劢的寡均贫安说,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现在寡到什么程度,贫到什么田地,君劢研究过没有?那一年北方遭旱灾,没有饭吃的人有二千万人:卖儿女的也有,吃人肉的也有.  相似文献   
89.
对二审程序与死刑复核程序合并适用的问题直接影响程序正义的实现,影响审判的公信力。死刑核准权上收是尊重生命权的必然选择;二审程序与死刑复核程序分开是程序公正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0.
民俗具有社会性、模式性、传承性和变异性。其形成以社会生活为基础 ,其发展与社会生活相适应 ,对社会生活具有教化功能、规范功能和调节功能。民俗全面渗透于社会环境之中 ,对公安工作有各种影响和作用。公安工作应严格依法尊重民俗 ,充分开发利用民俗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