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2篇
  免费   41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546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113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44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朱春涛 《河北法学》2006,24(12):192-195
探讨确定民事主管的基本原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务上都具有比较重大的意义.确定民事主管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四个,即法定原则、保护性原则与有限性原则并重原则、适度司法能动原则和司法最终解决原则.  相似文献   
42.
涉法涉诉信访是诸多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其表现形式主要有十个方面,既涉及实体法,又涉及程序法,做好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应把握坚持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坚持甄别性质分类处理、坚持实事求是依法办事、坚持依靠党委政府解决问题、坚持责任追究等原则。  相似文献   
43.
没有控制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政府权力应受到控制已成为世界各法治国家所遵从的一条公理.政府权力的无限扩张性、执政理念转变的必然性使人们开始意识到有限制政府权力之必要.实现法治国家首先要求对政府权力有所控制,通过诉讼(行政诉讼和宪法诉讼)对政府进行控制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针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首先要弱化权力崇拜、强化行政服务,其次要完善行政诉讼法、加强对政府的监督,而宪法的权威性和至上性决定了通过宪法诉讼是控制政府权力的首要选择.我国在完善行政诉讼的同时亟须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宪法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44.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施以来,在提高诉讼效率方面效果显著,但同时也伴随着架空程序正义的风险,律师实质性参与是认罪认罚从宽程序之正当性基础。加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推动着协商性司法的进程,中国特色的控辩协商机制来日可期,律师的有效参与更应成为完善制度构建的应有之义。然而司法实践的现状与制度设计的初衷相去甚远,律师分别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各诉讼阶段发挥不同作用的同时也面临不同的参与困境。结合域外经验加以审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框架下的律师参与存在辩护理念和立法规制的双重缺失。具体而言,应推动有效辩护的理念建构和精细值班律师的制度建构,探寻律师实质性参与认罪认罚从宽程序的合理路径,从而有效保障被追诉人的诉讼权利,助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健康推进。  相似文献   
45.
行政公益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违法行政行为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在法律法规赋予诉权的情况下,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制度。从我国当前的司法现状来看,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既非常必要也有相当大的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46.
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由于受损的是公共利益,因而在诉讼中由谁来提起诉讼则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建立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而言,考虑到我国行政诉讼法的价值取向和司法实践,结合域外行政公益诉讼的发展趋势,应赋予我国公民个人、社会组织和检察机关具有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  相似文献   
47.
现行法律对女性就业歧视司法救济的规定不足,难以解决女性劳动者力量弱小、举证难、现有诉讼制度不足等问题。为进一步保障我国女性平等就业,需要构建女性就业歧视公益诉讼制度,从正当性、必要性、可行性分析其的法理基础。并对该制度的构建进行初步探究:原告资格以工会、妇女联合会等社会组织为主,新增专门的平等就业管理机构;举证责任在当事人之间合理分配;抗辩事由应包括劳动保护措施、真实职业资格、小微企业豁免制度等;法律责任形式从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两方面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48.
由于美国法典28卷1404(a)条款的立法规定在功能与措辞上均非常类似普通法上的非方便法院原则,因此很多学者误以为该立法规定与非方便法院原则之间并不存在实质性的差异。然而,这一看法并不正确。事实上,1404(a)条款立法在法律效果、证明标准以及具体适用方面均与非方便法院原则存在显著的区别。  相似文献   
49.
公益行政诉讼模式可分为公诉模式与私诉模式.公诉模式包括检察机关作为起诉人的典型公诉模式和特定公益性社会组织作为起诉人的未来公诉模式.检察机关的典型公诉模式为现阶段实际可行形态.在检察行政公益诉讼中,检察机关处于“行政公诉人”地位,依法行使有关监督和诉讼职权.私诉模式包括公民提起的典型私诉模式和经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提起的...  相似文献   
50.
在我国现行的追缴死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非法所得的程序中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因素.程序的不公开,对利害关系人程序参与权和程序救济权的剥夺,使得我国追缴死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非法所得的程序缺失了基本的诉讼特征,而更具有行政性治罪活动的性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主张在基本的诉讼格局中,以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追缴死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非法所得.在此基础上,笔者对这种民事追缴程序的诉讼流程进行了初步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