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4篇
  免费   97篇
各国政治   65篇
工人农民   94篇
世界政治   4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6篇
法律   535篇
中国共产党   157篇
中国政治   298篇
政治理论   271篇
综合类   60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由于市场体系的不完善,以及制度建设的不健全,我国的信用现状令人堪忧。诚信危机阻碍了市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诚信原则的回归,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关键在于重构诚信机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42.
11年来,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就.实践证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市场机制与公有制为主体且多种所有制并存,效率优先,讲求信用关系和契约关系,内外开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突出特征.加快市场化进程,规范政府职能,建立科学的人本假设理论,是进一步完善和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3.
市场已经不再仅仅是价格制造机制和纯粹的交易场所,它还是一种社会现象,一种有着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的社会结构。只有把它与其他复杂的社会现象联系起来考虑,我们才能更深入的理解市场,理解市场中偏离经济规律的现象。  相似文献   
44.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运行问题思考--2003年回顾与2004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中国信息产业运行状况良好,业绩突出.产业运行问题,表现在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乏力;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的衔接协调;国际贸易纠纷等方面.展望2004年,协调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两者的关联,协调对外贸易争端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45.
市场经济模式在我国已初步形成,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市场经济的法制建设。对市 场经济法制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建议从法制建设的主导思想、理论研究及具体方法入手进行解决,并提出构建市场经济法制 完善之思路。  相似文献   
46.
证券商市场准入制度是证券法的主要制度之一 ,世界各国有关证券市场准入的程序要件、实体要件以及证券商的形态制度等方面的法律规定是有差异的。我国证券商的市场准入制度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相关制度相比更是有一定的差距 ,借鉴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 ,完善我国证券商的市场准入制度是推动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47.
数量扩张型引进外资模式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量扩张型引进外资模式给中国产业成长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本文对此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8.
人力资本不足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创新和竞争优势形成的障碍,文章以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的产业竞争模式分析理论框架为依据,指出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竞争力优势的基础,人才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提出了中小企业的竞争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49.
论民营企业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营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走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道路。加强民营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要在民营企业内形成集体决策机制和竞争机制,要建立健全劳动制度和财务制度,要任人唯贤并建立监督机构。  相似文献   
50.
To date, the field of non‐market strategy has little to offer in the way of an integrated perspective on the simultaneous management of strategic issues and corporate stakeholders. This paper employs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to make a number of theoretically grounded conjectures about the delicat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takeholder behaviour and issue evolution. It is found that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has the potential to enrich and integrat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in the field of non‐market strategy, offering solutions to a set of previously unresolved puzzles. Copyright © 2004 Henry Stewart Publ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