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73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25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8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反垄断法》出台,以求超越微观交易层面对市场关系及其竞争秩序加以法律调整。国外的《反垄断法》都有适用除外制度,即基于社会整体利益,在某些特定行业或领域中允许垄断组织和垄断行为存在,中国的立法也不能例外。适用除外制度贯彻了反垄断法的社会本位、公平兼顾效率的价值理念,存在着经济学、法学和政策的基础。  相似文献   
22.
邱平荣  高毅 《行政与法》2006,(6):100-102
我国反垄断法承担着反经济垄断与反行政垄断的双重重任,要使反垄断法发挥实效,必须设置一个权威、独立、专门的反垄断执法机构。目前在我国设置这样一个机构会遇到很多困难,其建议过于理想化。为了确保反垄断法能够得到贯彻和实施,我们可以在权力制衡思想下,采取多机构并存的体制。在多机构并存的情况下,商务部是可以作为一个执法机构来实施反垄断法的。  相似文献   
23.
论自然垄断行业中企业合并的法律控制标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自然垄断行业诸多的特殊性,有关这些行业中企业合并的法律控制标准问题相对比较复杂。它不仅涉及到反垄断法上控制标准与行业法上控制标准的适用,而且还涉及到因自然垄断行业的公益性而产生对控制标准的特殊需求。我们有必要适度借鉴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做法来完善我国相关内容,保证自然垄断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办学主体多元化等各种变革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高校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教育服务国际化的办学趋势。其深层动因在于柔性管理理念隐匿而产生的存在性危机。因此,柔性管理理念的澄明及复归是走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困境的关键。管理制度柔性化的培育为柔性管理理念复归开辟了路径,而柔性管理理念复归与重塑的要义在于对“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大学人文精神的捍卫与超越。  相似文献   
25.
政府问责制是和谐社会下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目前,由于问责信息的不对称,政府对决策信息存在着高度垄断,问责主体的缺失,行政长官的零问责导致的行政权力膨胀,以及问责程序缺乏可操作性,问责外部缺乏明显的制度保障等等都是政府问责制实施中出现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26.
社会发展的不均衡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使和谐社会的构建变得不仅必要而且十分迫切。本文作者认为,社会和谐与社会公平作为政府所追求的两大目标,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谐社会应该以社会公平为基础和前提,而由于机会自由是社会公平的核心,垄断又是机会自由的天敌,所以,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就应该以保障机会自由,消除任何歧视性政策,反对任何形式的垄断为公共政策的依归和目标导向。  相似文献   
27.
李健文 《政法学刊》2004,21(2):58-59
电力监管问题是电力市场改革中的关键性问题之一。电监会的成立是电力工业市场的和改革的必然结果是政府管理体 制创新的成果,近年来,以打破垄断,构建政府监管下的电力市场体系为目标的电力体制改革进入了关键时期,应创建我国垄断企业 现代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28.
沈菊生 《行政与法》2004,(11):81-84
如何对行政垄断进行科学分类,是反行政垄断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理认界和法律实务界对行政垄断两种形态即地区垄断和部门垄断虽然有较为一致辞的认识,但因两存在较多的交叉重叠,也由于两者在然害性质和然害手段上基本相同,所以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两者的区分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29.
History reveals that ‘copyright’ was originally monopolistic (in the early fifteenth century) and remained so until the enactment of the Statute of Anne in 1709. Since then copyright has striven to maintain a delicate balance between incentive to authors and avoiding monopolistic stagnation. To achieve these goals, certain monopoly-defeating mechanisms have been adopted such as: fair use, public domain, the idea/expression dichotomy and the exhaustion doctrine. Recently, however,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 laws: for instance the Digital Millennium Copyright Act (1988), the EU Copyright Directive (2001),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U Copyright and Related Rights Regulation amending the Copyright, Design and Patents Act 1988, there is a growing concern that the mechanisms which were enacted to defeat the monopoly will not work in the digital medium. With the provision of affixing technological measures to copyrighted works and the non-application of the exhaustion doctrine in the digital world, arguably the monopoly defeating mechanisms have been disabled.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demonstrate the way monopoly defeating mechanisms are becoming non-functional in the digital world. Furthermore, the study also demonstrates how the European Copyright Directive and the UK implementation of the Directive has transgressed the boundary of exclusive rights set by the two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WIPO) treaties – the World Copyright Treaty (WCT) and the WIPO Performers and Phonograms Treaty (WPPT) – and copyright law, thereby strengthening the copyright owner's rights in a way that was never intended by the WIPO treaties or by copyright law. Consequently, the new laws have also shifted copyright's attention from commercial pirates to non-commercial individual users. The study aims to demonstrate how the shift took place and finally, trace the recurrence of the monopoly; giving rise to a situation where there is no fair use/dealing, no public domain, no idea/expression distinction and no exhaustion doctrine.  相似文献   
30.
法律职业的特征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谓法律职业 ,无疑是法律职业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本文以社会学关于职业内涵的界定为参照 ,试图通过对法律职业的六个特征的具体解析来揭示法律职业的内涵。这六个特征是学识性、独立性、同质性、组织性、规范化和垄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