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73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25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8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英国社区刑包含种类较多,使用广泛,在刑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有效地惩罚和矫正罪犯,具有宽严相济性质的刑事政策一直倍受重视。本文通过简述英国刑罚的目的和种类,讨论社区刑中的主要六种刑罚,力图展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英国社区刑中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2.
自古以来统治者视"刑德"为治国之"二柄",但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经济繁荣,为此统治者们都会制订相应的法律制度来加以规范。这样,中国古代市场管理立法便随之而生,并且随着生产的进步,经济的繁荣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在中国历史上,市场管理立法更能反映出当时经济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还代表着政治乃至文化的发展状况。古代市场管理立法也可以说是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对封建时期商品经济的市场化的管理,它极力维护统治者的利益,为封建统治的中央集权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63.
反垄断法中垄断的经济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垄断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复杂的法律问题。文章通过阐述经济学在反垄断法中的作用,进而运用经济理论分析了反垄断法中的垄断适度与否的问题,指出垄断与有效竞争相容时就是垄断适度,其观点对我国反垄断立法具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4.
海域国家所有权是由法律创设的而非先于法律而存在的权利,这种权利设定于近世大多数沿海国家的法律中。海域国家所有权的实质,是国家对海域这一有限资源、稀缺资源的垄断。法律上创设海域国家所有权,旨在以国家对海域的垄断阻止私人用海主体对其占有海域的控制,保障海域之上公共利益的实现。海域归国家所有的合理性,实质上就是国家对海域实行垄断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5.
契约自由是合同法理论与制度的基石。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弘扬契约自由 ,但同时必须限制契约自由 ,防止由于其被滥用造成对社会整体利益和竞争秩序的破坏。契约自由的滥用会生成垄断 ,障碍竞争 ,因此必然会受到反垄断公共政策及其立法的规制。中国的反垄断立法同时肩负着维护蕴涵于经济民主中的契约自由和防止契约自由滥用的双重使命。  相似文献   
66.
行政垄断的存在不仅严重地阻碍一个国家内部统一市场的形成,而且阻碍了国际统一市场的建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作为一个经济正在迅速发展、社会正处于转型过程中的大国加入了当今世界最广泛的世界贸易组织之中,必将进一步促进中国的改革开放。行政垄断作为统一市场形成的最大障碍,面对WTO规则的要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和挑战。  相似文献   
67.
传统理论认为市场不能实现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所以需要政府介入 ,但是实践中政府全面垄断公共产品 ,直接提供公共产品的方式 ,不仅导致了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 ,也带来了财政危机。因此 ,有必要探讨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到底政府应提供哪些公共产品 ,以及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时应采取怎样的方式。只有政府、市场、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68.
公用企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人民的生活影响极大,但公用企业的垄断问题日趋严重.给其他经营者、消费者、社会乃至其自身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对其加强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69.
新自由主义剖析:实质和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入研究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内涵及其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发展脉络,有助于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新自由主义,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过程中,既吸收和借鉴其中的合理因素,又抵制其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70.
清代云南铜矿开发的制度演化及"官治铜政"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征平 《思想战线》2003,29(5):104-108
清代云南铜矿开发经历了一个由"听民开采"向"官治铜政"制度转变及"放本收铜"经营方式的确立过程。其制度方式的转变,主要是为了适应铜矿开发中对流动资金的客观需求,该制度的确立对云南铜矿开发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