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4篇
  免费   204篇
各国政治   176篇
工人农民   172篇
世界政治   156篇
外交国际关系   484篇
法律   1368篇
中国共产党   335篇
中国政治   791篇
政治理论   472篇
综合类   167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295篇
  2013年   421篇
  2012年   391篇
  2011年   342篇
  2010年   322篇
  2009年   343篇
  2008年   359篇
  2007年   431篇
  2006年   414篇
  2005年   340篇
  2004年   351篇
  2003年   280篇
  2002年   232篇
  2001年   209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A comparison of Japan's and Switzerland's immigration policies disclaims both globalist and public choice explanations that would predict a similar increase in immigrant numbers and an expansion of immigrant rights in liberal democracies. Although both countries have traditionally espoused a rather exclusionary approach towards immigration, Japan is unique in having hitherto succeeded in preempting large numbers of immigrants from entering the country and in having avoided the legal and societal integration of those migrants already present in its territory. In seeking to explain the different trajectories followed by immigration politics in Japan and Switzerland, despite their similar internal and external economic constellations, this article highlights the role of domestic institutions and norms in filtering economic pressure for immigration. Whereas these internal determinants explain to a large degree why Switzerland has become a country of immigration while Japan has not, the central factor explaining the recent expansion of foreign residents’ rights in Switzerland lies not so much in internal determinants but in the country‘s progressing approximation to the European Union and its single market. Notwithstanding these differences,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Japan‘s greater resistance to change might now have reached a critical juncture, where demographic pressure and economic demand will make an opening up to increased labor migration unavoidable.  相似文献   
82.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本文阐述了中国式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科学内涵和五个主要特征,探析了中国式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路径选择,即实施五大战略创新.  相似文献   
83.
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本文深入探讨了其在云南实践和发展中取得的成就,并据此分析了民族区域自治在云南实践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84.
论江泽民的和谐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泽民同志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批判地吸收中国传统文化遗产,提出了一种崭新的、比较系统的、以"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国际力量的和谐"为核心内容的和谐观.  相似文献   
85.
治安拘留与罚款是治安管理处罚中经常适用的两种处罚方式,如何执行该两种处罚,已成为当前公安工作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了确保拘留与罚款的执行,应当深刻理会有关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精神,充分考虑被处罚对象的实际情况,尊重和保护被处罚对象应当享有的权利,同时对有关法律、规章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86.
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公安机关适应新形势下治安工作的战略性举措,对其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方兴未艾。本文分析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概念及属性和建设的基本要求,研究了现有的三类基本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87.
国际秩序是国际政治的一个重要范畴,建立国际新秩序是中国国际战略的一个基本目标。在国际秩序的研究中,国际秩序的概念、构成要素、制约因素、性质判断等,仍是一些有待辨析和澄清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88.
邓小平的国际战略理念包括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新的国际关系价值标准、辩证的思维方式和极富时代意义的国际战略主题思想。这些带有指导思想价值和方法论意义的内容,以鲜明的时代性和科学性指导着改革开放的中国的对外工作。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和国家新一代领导人在新形势下提出的和平崛起的新思想,是对邓小平国际战略理念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89.
治安本质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从词源和古籍考证的角度开始对治安的本质进行探究,治安实质上是国家对社会的统治、治理和控制;从韩非对治安的论述开始,广义的治安的含义并未改变。治安事实上体现了国家的本质,国家的职能是由对社会的暴力统治和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两部分组成的。国家依靠物质手段对社会进行控制;警察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治安”的概念在事实和内在逻辑上存在矛盾。  相似文献   
90.
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本文系统论述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概念与基本特征;分析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产生的时代背景;提出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论证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基本原理;阐述了当前公安机关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