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0篇
  免费   49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681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120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50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女权保护不仅是立法的任务,更须在司法中得到落实,如何适用法律对妇女权利保护至关重要。在民国一起妇女诉请别居案中,虽然《中华民国民法》并未规定别居制度,按照民法传统理论,当事人不能享有诉请别居的诉权。然而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司法官秉持社会本位司法理念,突破法律常规,以保护妇女权利的社会价值共识指导司法过程,赋予妇女诉请别居的诉权,并在别居后的权利义务安排上予以照顾,从而使妇女权利得到了保护。  相似文献   
42.
专利联盟的垄断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利联盟是区别于传统的专利单独许可的一种联合许可形式,它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它极有可能进入反垄断法的调整范围.文章在对专利联盟相关概念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专利联盟对竞争可能造成的影响和美日两国反垄断法对其采取的态度,并最终对我国专利联盟垄断性问题的研究和立法提出了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43.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诉讼权利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法制观念的深入人心和人权思想的发展,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备受各方关注,被害人作为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平等的诉讼地位,也应当享有相同的诉讼权利。但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受到限制并缺乏保障。应从立法上完善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建立被害人诉讼权利保护机制,以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44.
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章武生 《法学研究》2006,28(3):53-62
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具体改革方案的设计以及相关配套措施的推进,应是引进大陆法系的从参加制度时,保障从参加人的诉讼权利,同时赋予从参加人一次性纠纷解决的选择权;而引进美国的第三方被告制度时,则需要为第三人提供更有力的保护措施。此外,还应增设交互诉讼制度,重新界定第三人的范围,将可以作为本诉共同被告的人从第三人中分离出去。  相似文献   
45.
德国《股份法》在借鉴了他国规定,对股东资格进行必要限制的同时,以诉前审查程序———诉讼许可申请作为股东派生诉讼的前置程序,通过法院的依法审查来保证诉讼的正当性;股东论坛的设置,开通了股东之间交流联系的快捷网络通道,以方便其达到法律规定的权利行使条件;特别的诉讼费用承担设计,在减轻股东诉讼风险的同时,为强制公司自主行使权利施加了潜在压力。  相似文献   
46.
我国2006年公司法增强了“可实施性”,部分解决了司法实践中长期困扰法律工作者的公司纠纷案件缺乏诉讼依据的问题。基于公司纠纷诉讼案件的特殊性,引发出调整和补正相关民事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同时仍然需要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逐步完善公司法的规定,进一步增强其可实施性,以最终完全激活公司法。  相似文献   
47.
刑事公益诉讼是不同于刑事公诉、自诉的一种独立的诉讼形式,在诉讼目的、提起主体、提起方式等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在制度层面能够更新刑事诉讼民主理念、充实刑事诉讼法社会本位理念,在制度层面能够创生新的刑事诉讼起诉方式、创设监督国家公诉机关的新途径.从受案范围、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方式、条件、管辖与审理程序、举证责任分配以及激约机制等方面探讨了我国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问题.  相似文献   
48.
梁絮雪 《河北法学》2006,24(4):134-136
民事诉讼构造理论--作为民事诉讼法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是民事诉讼的基本框架,反映了民事诉讼中原告、被告、审判方的不同地位以及国家权力与个人权利之间的关系,决定了整个民事诉讼的基本运行态势.以美学为研究角度,更深入地探讨民事诉讼构造理论,发挥美学对法学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49.
朱春涛 《河北法学》2006,24(12):192-195
探讨确定民事主管的基本原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务上都具有比较重大的意义.确定民事主管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四个,即法定原则、保护性原则与有限性原则并重原则、适度司法能动原则和司法最终解决原则.  相似文献   
50.
涉法涉诉信访是诸多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其表现形式主要有十个方面,既涉及实体法,又涉及程序法,做好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应把握坚持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坚持甄别性质分类处理、坚持实事求是依法办事、坚持依靠党委政府解决问题、坚持责任追究等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