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9篇
  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8篇
工人农民   36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篇
法律   160篇
中国共产党   51篇
中国政治   204篇
政治理论   58篇
综合类   36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6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农村治安是全国治安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和谐、稳定是农村发展的基础。加强农村治安管理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基于一个行政村的调查,以最为严重的农村盗窃治安问题为例。分析其随着农村人口结构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在犯罪时间、对象、形式、主体和损失程度等方面出现的新问题与成因,提出加强农村治安管理的基本前提、治本之策、治标之策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72.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抗战需要,结合当时国内形势,充分调动党内知识分子特别是文艺界的创作激情,借鉴陕北及周边地区各族群众的地方文化,将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成功地贯彻到了基层百姓的生活中。这一时期的各类文艺作品不仅体现了延安整风对知识分子的改造,更表明了党的民族理论基本立场。依靠陕北群众的地方性知识,党内民族研究机构对于回族、蒙古族进行了初步研究,为建国后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3.
文章针对西宁市刑侦队伍和刑侦基础工作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结合相关材料和数据,对西宁市刑侦队伍及其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找出了西宁市刑侦队伍和刑侦基础工作中存在的人员少、任务重、经费缺等不适应刑侦工作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通过加强刑侦队伍的思想建设、业务建设,提高刑侦基础工作的科技含量等手段,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4.
邓小平关于农业问题的理论,不仅表现在对农业重要性以及与其他各产业发展关系的论述上,还体现在关于如何优先发展农业的论述中。他强调把解决好农业、农民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要把优先发展农业作为指导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大业的根本方针。  相似文献   
175.
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的来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和完善,成人高等教育在普通高等教育大规模扩大招生规模的夹击中,要如何生存和发展?本文揭示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地位,面临的问题以及在改革中如何求得发展。  相似文献   
176.
当前排爆技术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特点、新问题,必须加以分析解决。采取对策:领导重视,全面支持;建立机构,稳定队伍,提高排爆人员待遇;重视排爆人员培训,加大技术装备投入;加强排爆技术交流;加大开发、引进先进设备;  相似文献   
177.
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建工作是形势发展的迫切要求。各级党组织都在不断探索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党建工作仍处于薄弱状态。原因有主客观两个方面。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推进此项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8.
要治理好西部日趋恶化的环境问题,从刑法对策角度出发,在罪与非罪的界定原则方面,应坚持差异性原则、有限制的因果关系推定原则;在环境犯罪的刑事制裁方面,刑事制裁的对象顺序应为个人———单位;立法未对环境犯罪规定死刑是妥当的,立法取消无期徒刑值得讨论,应充分发挥财产刑的惩罚与补偿作用;在非刑罚处理措施方面,应重视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  相似文献   
179.
This study tests a model of the effects on child behavioral outcome of the child's exposure to partner violence and child abuse, in children who have experienced the two forms of victimization either separately or together. Recognizing that family contextual facto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nfluencing child outcome, an ecological model is proposed that designates family stress as the principal exogenous factor, with effects on child outcome mediated through caretaker distress, partner violence, and child abuse. The sample consists of 100 confirmed cases of physically abused New York City schoolchildren, ages 9 to 12 years, and their families, and 100 nonmaltreated classmates, matched for gender, age, and, as closely as possible, for race, ethnicity,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their families. Child behavioral outcome is assessed by classmates for antisocial, prosocial, and withdrawn behavior and by parents and teachers for externalizing and internalizing problem behavior. Results are gener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hypothesis that partner violence and caretaker distress, both associated with family stress, increase the risk for child abuse and thereby raise the child's risk for poor outcome. Implications of differences among raters for the model's applicability,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results for clinical intervent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0.
关于婚约问题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婚姻法对婚约采取的"既不提倡,也不禁止"的态度造成了司法实践过程中大量民事纠纷的产生.立法机关应当正视这一社会现实,对婚约的法律性质、法律适用、法律效力及婚约的解除等给以明确界定,以利于我国婚约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