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篇
  免费   17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123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50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43篇
政治理论   20篇
综合类   1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成为我国工人阶级的新成员和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农民工工人阶级化的历史进程,是工会组织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把农民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强化农民工的培训,注重满足农民工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和改善各级党组织对农民工工作的指导等,都是加快农民工工人阶级化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2.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门党性强、艺术性强、理论水平高的科学,是一门塑造人类灵魂的高尚艺术。因此,教育者本身应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应具有良好的思想意识、道德水平和理论修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把握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特征,有的放矢并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8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职工教育是中国无产阶级教育史上的一页光辉篇章。这一阶段的职工教 育开办工人学校、推动工人教育立法、完善职工教育体系,以为党育人为根本宗旨,以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为实 践遵循,以服务职工为中心,开创和发展了我国职工教育理论和实践。新时代,职工教育要以培养“完整人”为目标, 以先进的思想引领职工,以优秀的文化培育职工;构建服务职工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相似文献   
84.
农民工问题是在我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殊现象.农民工群体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农民工却在很多方面受到不平等待遇,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本文对此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5.
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大量非正式职工被充实到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职工队伍里,他们对国企的改革和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但由于受到计划体制下传统观念的影响,这部分职工在加入工会组织、合法权益保障方面没能享有与正式职工相同的待遇,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各级党、政、工应从稳定职工队伍,促进国企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加强国企非正式职工的工会组建和权益保障工作,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组织到工会中来,维护其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6.
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日益突出,目前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主要纳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单独建立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以及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等三种模式,随之带来的是养老保险的统筹水平低、保障水平低、覆盖面小以及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因此要完善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实现统筹以及提高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87.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农民工的主体,他们的劳动素质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也会影响到中国的整体素质和国家竞争力.因此,如何通过教育培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和融入城市的能力是现实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8.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建设者.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社会管理必需的责任.建立完善社会管理制度,使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发挥工会作用,吸收新生代农民工加入工会,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也是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建立稳定社会关系,促进企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9.
当今中国客观上存在着各种形式的农民工自力维权组织,表明了农民工对维权“组织性力量”的需要.自力维权是农民工解决纠纷或冲突的一种有效方式,以“老乡会”形式组成的民工帮、“民间工会”等自力维权组织采用“潜规则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形成了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农民工自力维权中的“尴尬”不仅仅是法律意识问题,而应研究其更深层...  相似文献   
90.
集体土地三级所有制度的应然法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土地三级所有制度是形成集体土地权利主体虚位的重要原因,不仅导致了集体土地权利主体地位不平等,同时还背离了土地所有制终极目标的基本要求。从应然法意义上讲,农民集体与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应该属于等同的法律概念,其设立具有特别的宗旨、要件和方式要求,应该具有自己独特的法人地位。对历史与现实情况的深度审查表明,村内农民集体不仅不是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当然主体,而且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条件下,作为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主体,乡镇农民集体和村内农民集体都存在许多不合理的方面。村农民集体作为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应该是我国法律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