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1篇 |
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1篇 |
法律 | 77篇 |
中国共产党 | 2篇 |
中国政治 | 10篇 |
政治理论 | 8篇 |
综合类 | 5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3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6篇 |
199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MIKE MAGUIRE KATE WILLIAMS MARY CORCORAN 《The Howard Journal of Crime and Justice》2019,58(3):430-449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concept of ‘penal drift’ – the gradual adoption of criminal justice culture, language, and working practices – in voluntary sector organisations (VSOs) commissioned to deliver services to offenders. It identifies increases in coerced attendance, obligations to report non‐compliance, targets to reduce reoffending, and contracts to ‘process’ high caseloads, as factors behind such drift, which can jeopardise relationships with service users and the sector's traditional ‘value‐driven’ approach. It is concluded that most VSOs have so far managed to resist these threats and to balance contractual obligations with adherence to core values. However, this comes at a cost in staff time and energy and is difficult to sustain. There are concerns that the longer‐term effects may be quite damaging to the sector. 相似文献
62.
《Boletín mexicano de derecho comparado / Instituto de Investigaciones Jurídicas, UNAM》2014,47(139):209-249
Due to its “ex novo” character and the lack of a definition provided by a treaty, crimes against humanity have been evolutionarily defined by different international norms and by the jurisdictional activity of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tribunals that have been established throughout recent history up until the cre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Thus, both positive and customary 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 have represented a competent judicial cooperative way to face these acts, first and foremost, by developing its gradual conceptualization and final codification and, secondly, through enabling the prosecution and the punishment of those responsible for these crimes. Accordingly, the evolution of the crimes against humanity’s definition is an outstanding legal element, which has contributed to the further consolidation of 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 相似文献
63.
袁小玉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3,(5):105-109
恢复性司法在欧洲的分布版图并不均匀,有些国家,如奥地利、比利时、芬兰等国在恢复性司法的研究和实务方面处于主导地位,但在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推行并不理想。与大多数欧洲国家一样,比利时的恢复性司法的主要形式是刑事调解。其刑事调解项目启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从未成年人司法领域开始实践,尔后运用到成年人的轻微刑事案件中,最后推及到整个刑事程序并适用于任何案件。 相似文献
64.
社会稳定与刑罚改革的人权刑法观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强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1(2):43-48
我国刑法中有关“非监禁刑”的规定需要修改和完善,这是刑罚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与保证社会稳定的关系密切,其本质涉及到对人权刑法观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65.
孙道萃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5):25-29,51
刑罚体系改革是刑罚制度改革的基点与核心。主附加刑模式存在诸多缺陷。应根据犯罪分层理论建立以自由刑和财产刑为主的轻重自然人刑罚体系。独立的法人犯罪刑罚体系可以参照自然人刑罚体系规定刑种及轻重。应发挥广义保安处分制度的整合性机能,与改革后的传统刑罚体系融合为二元刑罚制裁体系。 相似文献
66.
随着报应模式在当今英美刑法领域的衰微,犯罪人在英美刑法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刑法适用越来越重视人格.人格评估的方式在英美之间不尽相同,美国通过犯罪史进行评估,英国使用罪犯评估系统. 相似文献
67.
方泉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0,(3)
在对国有企事业单位实施的合同诈骗中 ,犯罪分子利用相关主管人员在签定、履行合同中的失职行为 ,侵害国有资产 ,国家作为犯罪行为恶果的直接承担者是该类犯罪的被害人。国家在合同诈骗犯罪中属于状态被害人 ,在当前社会转型期间 ,其财产被害性更较以往增大 ,须在加强立法、健全管理体制以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等方面抓好被害预防。 相似文献
68.
论票据犯罪结果,数额及既未遂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华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0,15(4):7-15
票据犯罪结果 ,主要是指票据犯罪行为对票据法律关系的破坏所造成的社会财产损失。票据犯罪数额的认定 ,应以票据兑现数额为依据。虚假票据所记载的数额与真实有效票据所记载的数额具有本质上的不同。票据诈骗犯罪既遂未遂的界限 ,以行为人是否非法获得数额较大的票据经济利益。伪造变造票据犯罪的既遂未遂界限 ,主要把握是否完成了票据必须记载事项的填写行为。 相似文献
69.
狄世深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15(1):37-39
我国刑法第140条、146条和149条中的“产品”一词应改为“商品”,第140条和149条的罪名应确定为“生产、销售普通伪劣商品罪”。某些建设工程应纳入“伪劣产品”的范围,但需要在刑法第137条和第140条的法定刑之间进行平衡,即应加重前者的法定刑。如果只是单纯地假冒,不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根据不同情况,或者只给予行政制裁,或者按假冒注册商标罪等犯罪论处。此外,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还涉及到未遂形态、销售金额以及与相关条文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70.
张海峰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74-79
社会保险基金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其安全性和完整性应当得到充分全面的刑法保护。在我国统账结合的社会保险体制下,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具有不同的刑法属性,其主管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是国有事业单位。针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犯罪充斥于征缴、管理、投资、监管的全过程,刑法在对部分行为坚决惩治的同时,在某些场合也显得束手无策、力不从心。面对刑法保护不力的尴尬局面,有必要以《社会保险法(草案)》为契机进行充实和完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