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3篇
  免费   14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0篇
法律   219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139篇
政治理论   38篇
综合类   25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91.
吴建清 《政法学刊》2005,22(5):94-96
我国部分警察违法违纪,造成不好的警民关系,除了自身的素质外,很大因素与警察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关,警察存在的一 些问题不是警察自身能解决的,它是由社会的客观环境和社会体制本身的不完善造成的。  相似文献   
692.
警察个人心理健康维护的目的是为了保障警察个人心理健康,面对的是全体民警,包含没有心理问题的民警;警察个人心理健康维护更重要的是维持和促进警察心理持久的完善和提高;警察个人心理健康维护是为了帮助警察恢复心理正常,预防警察心理疾病的发生;警察个人心理健康维护可以进一步提升心理正常的警察心理素质,充分发展警察的心理效能。  相似文献   
693.
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念,目的是研究人的积极品质,一个社会只有以积极品质作为人的价值导向,这个社会才能成为公正、人道和有效的社会。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积极理念正好符合我国现阶段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且对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可以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694.
人的社会行为是受社会心理支配的。积极的社会心理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干群关系的和谐发展,而消极的社会心理则可能导致干群冲突,危及社会稳定。在利益多元化的现阶段,焦躁的社会心理、不公平感增强、部分群众对政府和干部的信任弱化,对干群关系起着负面的催化作用。因此,应通过提高群众心理素质,建立有效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建立健全政府与群众之间的信任机制,不断提高群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努力营造有利于干群关系和谐发展的社会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695.
弗洛伊德将人类思想和行为的动力归因于潜意识的冲动,而奥尔波特则侧重研究处于意识体验中的健康个人的行动倾向,这也昭示其理论的人本主义性质,即个体具有一个“内在的自我”,它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结构,具有理性、能动性、选择性,不受环境或生理等其它因素的控制。文本试图构建人类群体中谣言传播的个体心理模型,揭示谣言传播的心理实质及其运行规律:一则模糊不清但含有语义要素的信息经过X轴向前运行,该段信息在被个体接收后,在自我意识层面以模糊性和重要性两个维度,进行一系列的转化并形成谣言信息。具体而言,信息模糊性是在个体意识层面感知、记忆和评述过程中产生,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的完整性原则,人们会对模糊的信息进行加工,使之更加具有合理性,合乎现实逻辑和自我需求,并使得信息的模糊性变成确定性。信息重要性是指Y轴动力系统中,在个体精神层面动机与需求的力的牵引下,信息被个体按照自己的情感愿望加工;在潜意识本我层面,信息被个体自我按照快乐原则投射到意识之中,使得信息对个体而言变得更为“重要”。以上过程,谣言生产的总体原则符合简化、强化和同化的歪曲模式。一方面,歪曲模式发生在自我对本我和超我的平衡点上(小我),内含潜意识向意识呈现、自我向超我及环境超越两大动力结构,推动“模糊性”向“确定性”转变;另一方面,歪曲模式同时发生在精神层(大我),行为动机和情感需求形成“重要性”驱动力。  相似文献   
696.
Taken Ward No.6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possible perspectives of Chekhov's works, the reason of the diversity of interpretation of Chekhov's texts, and a number of the most uniqu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review on Ward No.6. Based on previous studies of other schola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riple narrative structure of A. P. Chekhov's Ward No.6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dicine, psychology and psychopathology in combination with Chekhov's own creative interest, and explores the narrative structure's effect on the display of the protagonist's morbid psychology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697.
文化简化主义与语义的欺骗性对等是西方译者英译中华典籍时常犯的错误之一,其特征是译文与原文表面上语言意义一致,但实质上文化意义却大相径庭。就《孙子兵法》的英译而言,译者的选择体现了译者的文化心理,其又通过译者英译的文化表现体现出来。译者如缺乏文化逻辑意识,以自己的心理框架取代现实的语境,就会以自己认为合理的解释来取代源语文化之文化惯约。欲避免文化简化主义的发生,译者须加强自我自反性,厘清蕴含在文化表现系统中的文化逻辑,通过自反的方法达到差异比较与沟通理解之目的。  相似文献   
698.
This article presents an analysis of Al Qaeda in the Arabian Peninsula's English language publication Inspire that was conceptualized and conducted on the basis of the 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 Skills (IMB) framework. The IMB model has been widely tested, validated, and applied across a range of behavior change interventions, and provides both a conceptual and analytic framework to examine the range and quality of content featured across the 11 issues of Inspire that were published and distributed online starting in July of 2010. Inspire has been implicated in multiple instances of terrorism cases in the U.S. and its impact and potential can be analyzed on the extent to which it effectively targets core attitudes, perceptions of social normative support for violence, and its regular featuring of behavioral skills such as bomb making, weapons training, and emphasizing a creative and do-it-yourself ethos.  相似文献   
699.
从刑法哲学角度分析,在性质上决定了其在保护个人权利和自由的同时更要维护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一般秩序;从刑法地位的界定层面看,刑法不仅仅是法规范体系中的最后一道防线,同时也是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从刑法解释角度,可以认为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之入罪资质前者更为苛刻,后者较为宽松,而不是相反。秘密性淫乱的行为不具有惩罚依据的观点在刑法解释的立场上同样也不能立足;从实证的角度考察归纳,民众在面临机遇诱惑时表现出的机遇倾向心理往往比较明显,在此背景下理性人假设的理论往往就会大打折扣。这些分析性结论决定了现阶段我国不宜废除聚众淫乱罪。  相似文献   
700.
腐败已经成为阻碍全球社会发展的毒瘤,惩治贪腐业已成为我国政府端正党风,取信于民的施政方略;贪腐激化了社会矛盾,引起民众“仇官”、“仇富”心理升级以及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悖德行为。这些现象已经引发学界的担心、深思与探究。尤其是法学、犯罪学以及心理学的研究,更是从根源、贪污犯罪心理的形成机制、行为的发生机制以及应对的策略方面入手,做深层次的剖析和行之有效的措施方法的探索与实验。我们拟对这些研究做梳理、归纳及相关的心理分析,以期为反贪提供心理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