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8篇
  免费   37篇
各国政治   203篇
工人农民   189篇
世界政治   1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6篇
法律   1189篇
中国共产党   351篇
中国政治   659篇
政治理论   420篇
综合类   1561篇
  2025年   8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332篇
  2013年   550篇
  2012年   525篇
  2011年   303篇
  2010年   343篇
  2009年   312篇
  2008年   324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203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21.
Taiwan may be an internal affair but the domestic public opinion is not invited to participate very much in a debate and a decision-making process that have remained confined to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military top leadership and, on purpose, involves a very small number of officials and experts. Conservative and nationalist forces do constrain Beijing’s Taiwan policy. And some leaders are tempted to use the Taiwan issue for unrelated domestic or foreign policy purpose. Nevertheless, what is striking is the potential for flexibility in China’s Taiwan policy. While Chinese local governments and companies’ increasing interests in business-as-usual in the Strait and the unbearable cost of any armed conflict tend to narrow the government’s options, concentration of power and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paganda machine allow it to rather smoothly manage, in particular vis-à-vis the elites’ conservative opinion group as well as its own public opinion, this flexibility.  相似文献   
222.
223.
死亡补偿费研究——尝试一种非主流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春玲 《法学论坛》2007,22(1):89-96
死亡补偿费的性质不仅关系死亡的民事救济,还涉及生命权的有无以及宪政和刑法理论对于生命的关注.现行法将死亡补偿费定性为对财产损失的赔偿,客观上把人看作获取收益的工具,有悖生命伦理.死亡补偿费应该是对生命损害的补偿,死亡赔偿项目除包括死者生前的健康和财产损失,现行法规定的其余赔偿项目都应以死亡补偿费概括.死亡补偿额以35岁为基数,赔偿可支配收入35年,每增加或者减少一岁,减少一年,最低赔偿不低于10年,对二亲等亲属的赔偿数额酌减.  相似文献   
224.
生命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通常所说的生命权是指狭义上的生命权。生命权的基础性、不可逆转性和不可补偿性决定了生命权应当入宪,而生命权入宪则是对生命权基础性价值的确认和彰显,表达了对生命权的尊重,也将提高人们尊重生命权的意识,同时将进一步推动生命权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225.
丛涛 《行政与法》2006,(2):33-34
建设和谐社会伟大目标的实现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法治的和谐程度。而法治的和谐运行客观上倡导“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它是和谐法治的精神意蕴,是现代法治理念的逻辑基点。和谐法治的建构必须体恤人性,给予人的权益的最大关注。现代和谐法治的建构在现实层面不能忽视权利意识、行政权力运行、司法、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26.
从长时段考察中国传统法律的发展和演变,特别是国家制定法的发展和演变,就可发现这样一个明显的规律:从伦理规则向生活规则的演变,这一点在有关民事方面的法律里面表现得更为明显。这一演变过程是漫长的,甚至是残酷的。它提醒我们,法律的作用不应过分夸大,立法时应注意听取民众的意见。  相似文献   
227.
解读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秀清 《河北法学》2006,24(3):10-17
毋庸置疑,在民事诉讼中需要确立诚实信用原则,然而,如果我们不本着客观的态度认真审视诚实信用原则,而盲目地一味扩大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功效,甚至将其诠释为实质上授权法官自由裁量权,其结果势必与希望确立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目的背道而驰.结合司法权理论、诉讼模式对诚实信用原则的基本内涵及其功效等进行系统的阐释.  相似文献   
228.
The place of women's agency in the fertility transition of the late nineteenth/early twentieth century is a contested one. Some argue that the transition was achieved mainly through male methods of contraception. Others, including many arguing from an Australian perspective, contend that women's agency in fertility decline was significant.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s revisit the issue of women's agency in Australia. Drawing on a range of archival sources and scholarship, they seek to demonstrate that women in Australia in the last quarter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had access to contraception, albeit limited, and, where that failed, to abortion. The authors argue that the changing political and educational climate, which saw women gaining the vote in 1894 in South Australia and admission to secondary and higher education and paid work, provided the setting for women's changing status. Their increasing agency – an agency many women worked to secure – encouraged women to challenge many traditional practices.  相似文献   
229.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 ,律师作为民主与法制建设及“振兴”的重要力量 ,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选择好服务定位 ,处理好的各种复杂的法律关系 ,努力提高执业能力 ,以适应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230.
肖君拥 《北方法学》2010,4(4):79-89
普遍存在的体罚儿童现象随着国际社会对儿童权利的关注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特别是家庭内部的儿童体罚问题也开始受到关注。近年来,禁止一切形式的儿童体罚的观念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探析儿童体罚问题的原因和危害,从国际人权文件和我国国内法律体系中寻找家庭内部禁止体罚儿童的依据,以类型化分析的方法比较世界各国保护儿童的立法例及其进展,借鉴外国禁止体罚的立法实践,针对我国在禁止家庭内体罚儿童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若干改进方向,以求尽快达到禁止体罚儿童的国际人权法律标准、不断改善国内儿童权利保护状况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