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68篇 |
免费 | 30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186篇 |
工人农民 | 152篇 |
世界政治 | 110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163篇 |
法律 | 866篇 |
中国共产党 | 337篇 |
中国政治 | 564篇 |
政治理论 | 325篇 |
综合类 | 139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篇 |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33篇 |
2021年 | 64篇 |
2020年 | 129篇 |
2019年 | 85篇 |
2018年 | 109篇 |
2017年 | 72篇 |
2016年 | 119篇 |
2015年 | 74篇 |
2014年 | 346篇 |
2013年 | 517篇 |
2012年 | 477篇 |
2011年 | 294篇 |
2010年 | 341篇 |
2009年 | 296篇 |
2008年 | 314篇 |
2007年 | 136篇 |
2006年 | 107篇 |
2005年 | 113篇 |
2004年 | 123篇 |
2003年 | 124篇 |
2002年 | 89篇 |
2001年 | 49篇 |
2000年 | 27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01.
袁楚风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8(5):156-165
适足生活水准权的实现遵从辅助性原则、国家义务、平等与非歧视原则。食物权、住房权与健康权构成了适足生活水准权最主要的具体权利形态,其实现标准主要有:有效、真实与可接受。适足生活水准权的保障与实现不是孤立的,是与其他人权,如财产权、工作权等,特别是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密切相关。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的保障是实现适足生活水准权救济的有效方式。适足生活水准权的实现为呼声日高的民生保障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302.
胡素清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3,(4):126-128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步伐的进一步加快,警察类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传统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尝试使用柔性管理法、5S管理法、PDCA循环管理法以及SWOT分析法等现代管理方法,切实提高警察类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303.
陈坚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3,(6):108-114
1980年代初,中共中央从保持党的执政地位、国家的长期稳定及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发,作出关于第三梯队建设的战略决策。这一过渡性人才选拔培养战略,至80年代末随着其使命的完成而退出历史舞台。尽管它存在的时间不长,但其产生的影响却极为深远。 相似文献
304.
张宏志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2,(5):8-11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保持党的纯洁性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始终保持党的纯洁性是党的建设应有之义;另一方面,党的纯洁性是历史的具体的,是随着党的建设实践的发展、时代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始终保持党的纯洁性与科学发展党的纯洁性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305.
金姗姗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2,(2):49-56,127
在关于政治参与影响政治效能感的研究中,国外学者发展出了"工具说"、"发展说"和"结果说"三种解释框架。虽然三种解释不尽相同,但学者普遍认为积极的政治参与对政治效能感有一定的正面影响,尽管影响的因素、程度和范围存在不同。本文基于浙江省闾村实证调研,发现选举式的参与活动(参与投票、参与竞选活动、投票给当选者、参与当选者的助选活动)均未能显著影响政治效能感和村民效能感。甚至在村民的投票行为与主观期望的结果相一致时(投票给当选者、参与当选者的助选活动),亦未能发现其对效能感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06.
王四达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2):5-9
冲击-反应论是近现代西方学者包括马克思以中国国情为依据分析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一种观点。中国革命的导师毛泽东对中国国情的分析就明显受到马克思中国观的影响,其观点与冲击-反应论亦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相似。但在近现代中国革命任务的问题上,毛泽东却在当时苏联的影响下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这使他的革命论与马克思的社会革命理论、世界历史理论与东方社会理论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并影响了建国后的政治实践。 相似文献
307.
李四龙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2):26-33
在过去的200年间,佛教在西方的形象,前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佛教徒已从最初的异教徒,转而成为犹太-基督教传统的对话者;西方学者原先常把印度佛教、巴利佛教看成纯粹佛教,而把汉藏佛教当作印度佛教的附庸,甚至是堕落的表现形式,现在,这种退化史观得到了彻底的清算;佛教在19世纪被普遍当作一种虚无主义,但到20世纪下半叶,竟成了疗治西方社会现代性危机的思想资源。所有这些变化,正在催生欧美国家的新佛教:注重禅修、强调参与、倡导宗教对话。 相似文献
308.
郭曰君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4):151-156
唐贞顺皇后陵墓被盗文物境外成功追回,得益于法律保障、专业技术和国际合作三个方面。但我国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的工作仍很严峻。我国在海外流失文物追索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法律困境包括证据资料搜集困难,缺乏适格诉讼主体,欠缺稳定的专业技术支持以及缺少专门追索机构。我国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制定《流失文物追索法》,对流失文物的性质、所有权归属以及追索原则等问题予以系统规定,并应成立专门的追索机构,从而有效解决追索过程中的法律依据、证据以及专业技术支持等问题。 相似文献
309.
乔耀章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2,13(2):24-33
什么是民政,民政有没有理论,如果民政有理论,同哪些学科、理论关系最为密切,民政工作是不是只是国家、政府民政职能部门的事等等,对于这些问题目前学界似乎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展开认真的研究,给出具有共识性的回答。本文拟从民政与人政、民政与政府、民政与民本、民政与民权、民政与民生以及民政生态等角度,对民政问题的相关内容做些理论上的探微。本文认为民政有理论,而且民政理论应当先行于民政实践,政治学应当关注和加强民政问题的理论研究;认为从特定意义上说,民政亦即人政,民政不仅以民而且以人为中心或核心,民政应以人为本,民政工作不仅仅是国家、政府民政职能部门的事,整个国家和政府的机构设置都是为着民政的,并以民政为核心,只是分工不同罢了;认为以人为本的民政理论与实践工作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310.
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涉警网络舆情危机处置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雅敏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2,24(1):155-160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发展的黄金期和社会矛盾的凸现期,涉警网络舆情危机时有发生。涉警网络舆情危机具有突发性、传播性、破坏性和交互性等显著特点。因此,公安机关应及时掌握涉警网络舆情动态,运用"公安网络舆情引导管理系统",完善涉警网络舆情预警研判和应急处置机制,掌握网络舆论引导主动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