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54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33篇
政治理论   25篇
综合类   4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王金福 《理论学刊》2007,1(10):41-45
在现代西方解释学和哲学合流的学术背景下,我国有些学者提出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诠释学"理解,这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学化。现代思想史上解释学的哲学化和哲学的解释学化不是解释学和哲学的进步而是退步,解释学的哲学化是解释学的越界,哲学的解释学化是哲学的退缩和唯心主义化。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来看,解释学的哲学化和哲学的解释学化没有逻辑通道,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学化会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唯心主义化。  相似文献   
92.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中,为了切实解决原有教学体系内容陈旧、教学目的过于抽象、教学方法单调、教学手段单一等实际问题,应立足于哲学原理课"434"教学模式,从实施实践教学、互动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几种教学方法入手,积极开展哲学原理课.  相似文献   
93.
何芳 《青年论坛》2009,(2):30-34
青少年是新生活方式的忠实倡导者和实践者,从其现实生活入手,以哲学的视角,辩证理性地引导他们选择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青少年学会运用矛盾的观点,正确对待顺境与逆境、成功与失败,引导青少年学会运用发展的观点,正确认识人生的有限与无限,拥有和谐幸福的人生,引导青少年学会运用联系的观点,正确处理个体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间的相互关系,引导青少年学会把握“适度”原则,建立合理的消费观、朴素的生活观。  相似文献   
94.
私法自治或意思自治并非民法追求的唯一目标。民法所关心的毋宁是多种价值的协调共存。同时,法律效果来源于法律规范这一事实与私法自治并没有必然的冲突,相反,法律规范往往是私法自治的保障。哲学诠释学有特定的理论预设和论证目标,它对民法学的意义在于其提供了一种思考问题的立场和反思能力,而不是方法论。因此,用游戏概念来阐述意思表示的解释过程并没有规范性的内容,也不能更好地促进私法自治。  相似文献   
95.
邓小平军事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军事哲学理论在我国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 ;时代性、宏观性、务实性、创造性是其鲜明的特征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其灵魂和精华。  相似文献   
96.
再论法律解释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金钊 《法学论坛》2004,19(2):23-33
本文通过对法律解释学与概念法学、法社会学、价值法学、解释学法学、立法学关系的揭示,旨在厘清法律解释学的概念及其范围。法律解释学是一个偏重方法论的学科,属于实用法学的范畴,是一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实践理性的法学。法律解释学把司法作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以建构裁判规范为己任,强调根据法律进行解释是其基本方法,但它并不否认其他法学方法融入裁判规范。当代法律解释学承认制定法、法律价值、事物的本质、公共政策、良善风俗等都可以通过发现、论证、解释、衡量进入作为裁判规范的法律,都可以作为法官法源。法律解释学是以司法方法论为核心内容的实用法学。  相似文献   
97.
马洪伦 《北方法学》2014,(4):130-136
宪法解释具有创造性的原因有二:第一,诠释学在海德格尔和加达默尔之后实现了从方法论、认识论到本体论的转变。本体论诠释学强调读者领悟之意,认为理解在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而不仅仅是一种复制性的行为。哲学诠释学的理论被宪法解释学所借鉴,从本体论诠释学的角度来看,所有的宪法解释都具有创造性。第二,宪法文本所具有的抽象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要求作为具体化宪法文本的宪法解释具有创造性。与本体论诠释学意义上的宪法解释的创造性不同,并不是所有作为具体化宪法文本的宪法解释都具有创造性,因为有一些宪法条款的规定基于社会共识的存在而相对明确,对于它们的解释更多地体现为客观性而不是创造性。  相似文献   
98.
This article builds on the model of regulatory intermediaries by incorporating insights from the field of legal hermeneutics about the process through which the meaning of a legal rule emerges. It describes how intermediaries can take on a jurisgenerativ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legal rules through their interpretation of legal rules. This role is demonstrated through an analysis of social audits from Chinese and Vietnamese factories involved in the Fair Labor Association (FLA). The analysis illustrates how the integration of fundamental labor rights into the FLA's private Code of Conduct requires auditors to develop new interpretations of the Freedom of Association as a result of uncertainties and contradictions between legal requirements at various levels, as well as with the FLA's own rules. Through this empirical analysis, the article contributes to the literature by identifying regulatory intermediaries’ jurisgenerative capacities when they monitor fundamental labor rights referenced by private governance instruments. It further highlights why legal and regulatory governance scholars need to consider the transformative effects that transnational private labor governance may have on international labor law.  相似文献   
99.
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提供了何种哲学意味,是评论界研究的薄弱环节.作家设计渡边、直子、绿子的爱情关系,其意味在于从各种二元关系中突围出来,从而探寻一种人生的第三种生存选择.在爱与性之间、亲情与友情之间、超现实与现实之间,均存在着一种消解既定文化、伦理和生活方式的“不确定性选择”之可能.这才是作品之丰富内涵与作家个体生存意义的哲学性理解.  相似文献   
100.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当下刑事法界域一个颇为热门的话语,并带动了新一轮刑事政策研究浪潮。这固然是一个可喜现象,但在繁华表象下保持一定的慎思却是必要的。基本刑事政策乃刑事法治的灵魂与导向,从根本上决定了刑事法律活动的基本框架,并将直接影响惩治犯罪与预防犯罪的效果。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夯实宽严相济政策的理论基础,提升基本刑事政策研究的理论品格,并为其实践展开作好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