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3篇
  免费   37篇
各国政治   15篇
工人农民   20篇
世界政治   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777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1117篇
政治理论   159篇
综合类   177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271篇
  2013年   263篇
  2012年   243篇
  2011年   257篇
  2010年   274篇
  2009年   327篇
  2008年   317篇
  2007年   312篇
  2006年   316篇
  2005年   235篇
  2004年   245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1.
The legitimacy of legal authorities – particularly the police – is central to the state's ability to function in a normatively justifiable and effective manner. Studies, mostly conducted in the US and UK, regularly find that procedural justice is the most important antecedent of police legitimacy, with judgments about other aspects of police behavior – notably, about effectiveness – appearing less relevant. But this idea has received only sporadic testing in less cohesive societies where social order is more tenuous, resources to sustain it scarcer,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police is less secure. This paper considers whether the link between process fairness and legitimacy holds in the challenging context of present day South Africa. In a high crime and socially divided society, do people still emphasize procedural fairness or are they more interested in instrumental effectiveness? How is the legitimacy of the police influenced by the wider problems faced by the South African state? We find procedural fairness judgments play a key role, but also that South Africans place greater emphasis on police effectiveness (and concerns about crime). Police legitimacy is, furthermore, associated with citizens' judgments about the wider success and trustworthiness of the state.  相似文献   
712.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纪检监察学科人才队伍建设在依托平台构造、提高研究实力等方面已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和进步,学科人才发展环境也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是,由于纪检监察学科建设整体起步较晚,导致学科人才队伍在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短板现象,严重影响着纪检监察学科建设的成效。因此,必须结合实际,充分调动内外力量,从政策导向、制度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和创新的力度,激发人才队伍建设的活力,为加强纪检监察学科建设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713.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实现中国梦、确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和实现公安工作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但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受公安机关自身因素、群众的新要求和新期待因素及非警务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一度出现警民关系紧张。应积极打造一支根植于民并依法高效履职的公安队伍,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有力保障,搭建好警民沟通互动平台,抓好公安宣传舆论引导工作,开创和谐警民关系新局面。  相似文献   
714.
教育培训是警察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但不少在职民警在接受教育培训后,因组织内部和民警个人等原因而离开了原单位,公安人才面临着流失风险。应为民警设计一套职业发展通道,对民警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提高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尊重人才,建立稳固的心理契约,以解决公安人才流失问题。  相似文献   
715.
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是高职教育在新时期的紧迫任务。但很多高职院校对创新教育认识并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社会对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认识也不到位,不同程度地反映在学生、高校、政府和社会等诸多层面上。因此,要大力优化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环境,改进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健全创新人才评价机制,以确保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716.
公安法学教育是公安职业教育与法学教育相结合的特殊法学教育,是法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高等院校法学类硕士培养基本上紧随我国法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但是要在学术型硕士培养上创新,就需要突出公安特色。在"卓越法律人才计划"的大背景下,法学教育"精英化"、"大众化"、"职业化"等的辨析日趋明确,各大高校法学硕士培养定位已经基本形成共识,即为研究做准备——学术型硕士。公安高等院校法学硕士定位同样应为学术型硕士,其要在同领域中具备"卓越法律人才"素质,就需在培养过程中强化公安实践上升为公安理论的能力,首先从招生数量上"精化",其次从课程设置上"简化"、"深化",再次从导师引导上"细化"、"学徒化",最后从准出门槛——毕业论文上"学术化"。公安高等院校法学硕士最终应能成为公安法学相关理论领域博士研究预备人才。  相似文献   
717.
顺应公安民警走访联系群众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的要求,适应社区警务模式的需要,创设社区民警"就地访谈"工作法很有必要。"就地访谈"是指社区民警在当班巡逻的过程中,基于自主判断,任意选择一个对象,在表明身份和说明意图后就地与其交谈,以期获取警方所需信息的过程。"就地访谈"工作法有自己的特色,区别于现场访问、入户访谈(调查)以及盘查。社区民警进行"就地访谈"要掌握一定的要领,对"就地访谈"获取的信息也要进行科学的加工处理和存储,并实现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718.
本研究以北京市高技能人才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质性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目前北京高 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实质性问题。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工会,提出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 T 型机制的具体思路和方法, 即理想路径——从横向上完善职业培训与企业管理的要素,现实路径——从纵向上工会以外部平台的形态介入 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从“参与”、“支持”和“激励”三个层次开展工作,最终共同形成一个系统化的完 整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719.
大型活动安保面临着很多潜在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公安机关原先相对封闭的警务模式,无法适应大型活动安保要求。公安机关应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区域警务合作机制,有效整合各方警务资源,建立大型活动安保联勤指挥机制、重点人员共同监管机制、突发事件应急互援机制,深入推进情报信息沟通和共享,合力共同做好大型活动安保,确保“万无一失”。  相似文献   
720.
Renewed interest has occurr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round racially biased policing. Unfortunately,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effects of neighborhood social context on black adolescents' experiences with racially biased policing. In the current study, we examined whether perceptions of racially biased policing against black adolescents are a function of neighborhood racial composition, net of other neighborhood‐ and individual‐level factors. Using two waves of data from 763 black adolescents, we found that black adolescents most frequently are discriminated against by the police in predominantly white neighborhoods. This effect especially is pronounced in white neighborhoods that experienced recent growth in the size of the black population. Our results lend support to the “defended” white neighborhood the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