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7篇
  免费   76篇
各国政治   221篇
工人农民   54篇
世界政治   12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23篇
法律   220篇
中国共产党   148篇
中国政治   167篇
政治理论   482篇
综合类   3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410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South Africa's ruling party is well known as an organisation that supports the ideal of non-racialism. However,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African National Congress (ANC) has defined and instrumentalised the concept of non-racialism is contested. This article looks at the history of non-racialism in the party and more recent interpretations by ANC leadership, before examining how non-racialism is understood, 19 years into democracy, by members of the party. Based on interviews with over 45 ANC branch members, the article describes how members, broadly speaking, have deep-seated concerns with non-racialism in the ANC and in society more generally. There is recognition from ANC branch members that race relations hav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since the ANC moved into government; however, they feel not enough change has taken place and that racial tensions are impeding social cohesion and concomitant growth and progress in the country. There is division among members in regards to the efficacy and impact of the party's racially based policies such as affirmative action as well as the manner in which race potentially influences leadership opportunities within the party. Furthermore, the article shows that there is lack of definition and direction on the part of the ANC in regards to the instrumentalisation of non-racialism, and this deficiency has negative consequences for racial cohesion in the party. The article concludes by discussing how investigations into party branches through the lens of non-racialism, highlights more deep-seated concerns about local-level party democracy and a party fractured at the grassroots.  相似文献   
112.
The Arab Spring revealed the rise of Islamists and a wave of Islamic movements across the region. The Islamist agenda is debatable on issues regarding their commitment to democracy, pluralism and individual freedom. Central to this is understanding their evolving definition of Islamism and how the players view themselves. The article provides a brief background on which to describe and define the modern Islamist. The features of Islamist political parties are described. The article offers a definition of neo-Islamism that reflects its most modern trends, including these key characteristics: non-traditional religiosity, gradualism, Islam modernization, nationalism and pragmatic relations with the West.  相似文献   
113.
全球化进程使以主权国家为核心的世界秩序发生变化,以世界主义民主理论为基础的全球治理理论的兴起给传统法治理论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在全球化背景下,从世界主义民主的视角来看待法治理论所面临的问题,就是要重新审视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法治的政治基础问题,这也是中国法理学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4.
郭超  刘德军 《理论学刊》2006,7(1):19-22
大民主和小民主是民主的两种形式,毛泽东晚年多次谈到大民主和小民主的问题。在大民主方面,毛泽东认为,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对敌人和官僚主义者实行专政的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其主要形式是“四大”。在小民主方面,毛泽东认为,就是和风细雨地处理人民内部和党内问题,其主要形式是整风。大民主和小民主思想的目的是:反对官僚主义,防止和平演变,保持人民政权的纯洁性。但在实践中,大民主的恶果是:造成了整个社会的混乱,必定与个人崇拜、个人专断相呼应,使广大人民的民主权利受到严重摧残。  相似文献   
115.
程序的多重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序是法学(法律)的一个独立范畴。由于语境不同,中西方对“程序”的理解有较大的差异,国内学者对法律程序进行解释时存在误读现象。完整地认识程序,需要完整的观察视角。只有从人权、法治、民主和经济等多元视角来诠释法律程序的价值和功能,才可能较完整地认识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16.
在《民主与不信任》一书中,伊利试图通过建构一个非但不与民主相冲突,而且还促进和强化民主的一个司法审查理论,来回应司法审查不民主的质疑。伊利主张:在政府失灵,即代议程序不值得信任之时,法院在司法审查中应当积极介入;疏通政治变革的渠道,以及纠正对少数人的某些歧视,是法院的应有职能;多数人决定与少数人保护,是民主原理的内在组成部分。伊利借助于代表理论,"尊重多数人"和"保护少数人"这两项要求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对掌权者不信任的逻辑,贯穿于伊利的司法审查理论。伊利通过程序论,建构了一个比较融贯的司法审查理论,不过,却不能使宪法裁判免于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117.
刘全娥 《法学研究》2011,(3):194-208
雷经天的司法思想是新民主主义司法思想的典型体现。苏维埃司法的政法传统、边区司法正规化改革思想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潮流是其思想的主要来源。围绕新民主主义司法观,雷经天提出了在司法组织上贯彻民主集中制,在法官队伍建设中加强工农干部与知识分子干部的融合,在六法全书援用中将政治立场与司法实践适度分离,在司法程序中坚持司法民主、发展司法便利等系列观点。其思想贯穿着革命性和实践性思维的特点,是时代背景与个人经验综合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8.
大学生流行文化以其当下性及新异性满足了大学生缓解压力、追求自我的差别性需要;同时,它也以其商业诱惑性刺激着大学生的假性需求,使大学生成为流行的俘虏而失去个性化与自由的积极意义。构建大学生流行文化的参照系统和引导体系,培育高素质的具有时尚感的教育队伍,是大学生参与创新流行文化或者摆脱流行话语隐性权力控制的主要导向机制。  相似文献   
119.
民主价值的实现有赖于民主技术的支撑,否则民主就不可能成为“好东西”。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民主建设战略,符合中国民主成长的内在逻辑。而要切实推进党内民主,应在党的所有领导部门(党委)制定议事规则,如此,才能使民主集中制、集体领导、党内民主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120.
司法价值关乎具体的司法动向和司法目标的实现。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过程中,确立了司法公正、司法效率、司法民主的价值取向。审判公开在促进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保障司法民主方面,彰显了司法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