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Abstract

This paper outlines a number of changes in social and political thought following the momentous events of 1989: the rise of postmodernism, identitarian politic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notions of race into culture. It indicates origins for this drift in ideas to be found in the heritage of anti-Enlightenment polemics associated with political romanticism, in Europe as well as globally, in the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ies. It then concentrates on the theme of civilization, and of the use of this ter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相似文献   
32.
后现代法学是后现代哲学思潮在法学领域的运用,它是对后工业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法律的自治性、普遍性、一元性等传统观念进行的批判,激发了人们对许多社会问题的反思。后现代法学不是“虚无主义”,也不是一种否定法律的力量,它为我们对社会问题的反思提供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33.
西方主流心理学植根于经验实证主义传统,认为科学是客观的和价值中立的。这种观点与女性主义理论格格不入。女性主义心理学试图调和女性主义理论与传统心理科学观之间的冲突,在其研究历程中形成了三种研究取向:一是实证主义取向的女性主义心理学,强调遵循实证主义研究传统,重新改造主流的心理科学,以服务于女性主义目标;二是现象学取向的女性主义心理学,强调从女性立场出发,创建一个全新的,“以女性为中心”的心理科学来代替传统的心理科学;三是后现代取向的女性主义心理学,强调采用解构的方法,重新解读主流心理学中的关于女性的所谓“科学的”知识,揭示心理学中的男性中心主义偏见。  相似文献   
34.
试论后现代思潮的价值及其在教育中的体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后现代思潮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以其“非中心性、多元性、开放性、无限性”等特质,为各理论领域的研究尤其是人文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视角。同时,它也为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重建提供了极为有效的新思路。这一思维方式落实到教育领域中,最突出的贡献表现为引导教师们重塑了他们的学生观。后现代思维方式启发教师们开始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丰富性、独特性,使他们意识到正是以往“追求同一、关注同一”的学生观造成了当今学生的平白和单一,进而促发他们开始着手建立一种“尊重差异、尊重个性”的新型学生观  相似文献   
35.
后现代主义能否为心理学提供新的精神资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作为后现代主义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后现代心理学,不仅在反思现代主义心理学的基础性前提方面提供了批判性的精神资源,而且在社会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元理论建设性成就。后现代主义对当代心理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对现代科学公共知识的进一步约束和完善上。在实质性的知识贡献方面,社会建构主义这一后现代心理学的核心假设丰富了认识论和反映论,其中也存在着很多潜在的危险。  相似文献   
36.
社会建构论是当代西方心理学中后现代取向的主要代表.社会建构论反对内源决定论和外源决定论的人性观,主张人性是社会的、话语的建构,是关系的存在.社会建构论人性观对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研究方法、心理成因、心理治疗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冲击.不同心理学者应以宽容、整合、超越的视界看待社会建构论的这种新型人性观对当代主流心理学所带来的影响和冲击,以促进整个心理学科的健康发展并最终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37.
基于美国公共行政理论和实践中女性缺席的现实,美国女性主义公共行政研究中出现了三种研究取向,分别是经验论、立场论和后现代主义。这是一场公共行政领域的性别启蒙运动、为公共行政学提供新的知识生产方式,也是公共行政学中的一种知识变革。与此同时,该理论在研究方法、理论逻辑和实践方面存在局限性,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美国女性主义公共行政理论对我国的女性参政理论和学界研究立足于中国的女性主义的公共行政问题提供了借鉴的视角。  相似文献   
38.
On relativism     
Abstract

This article reviews two recent books, The Poverty of Relativism by Boudon and Relativism by Baghramian. Both works provide accounts of relativist writings and take up anti-relativist positions, Boudon in particular claiming that relativism is now a prime danger to modern culture. This review article suggests that the term relativism remains ill defined and the animus against relativism in these works is driven by a barely disguised hostility to what is seen as the moral weakness of postmodernism. This response to postmodernism's celebration of diversity seems to want to take social theory back to notions of absolute cultural progression.  相似文献   
39.
40.
为恰当地发挥法律的社会功能,即法律是为了解放人民而不是把人民沦为权力精英的工具,就需要树立正确法律观念指导下的生态世界观。现代工业文明面临的最大危机以及这种危机所带来的所有其他难题,包括现代法律制度的失败,都是全球生态系统的危机以及人类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个危机。在这一危机中蕴含着一种持续存在的宇宙论,这种宇宙论认为不仅人类是有感觉能力的、有创造性的社会存在物,而且生命本身也是如此。孤立地为激进启蒙运动的社会哲学作辩护是不够的。相反,有必要为激进启蒙运动的宇宙论作辩护,并通过发展这种宇宙论来提供秩序观念,以此来支撑社会的法律制度。这种宇宙论本质上是过程形而上学宇宙论,即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宇宙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