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16篇
各国政治   40篇
工人农民   27篇
世界政治   3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篇
法律   39篇
中国共产党   26篇
中国政治   63篇
政治理论   54篇
综合类   6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印尼贫困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政府腐败无能,分配不公等原因,贫困就像一座大山,压得广大中下层人民喘不过气来.如何消除贫困既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政治问题,一个国家的政府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贫困问题,没有能力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那么,这个政府就没有资格执政.所以,在广大发展中国家,衡量一个政府是好政府还是坏政府,首要的标准,就是看她是否真正有能力解决贫困问题,是否真正有能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吃饭穿衣等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2.
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毕节试验区牢牢把握"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走出了一条在贫困地区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路子。针对三大主题之一的‘开发扶贫’,探讨其内涵、实践探索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隐性动态贫困”的识别与治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我国扶贫济困工作未来所面对的主要挑战。传统治理工具主要应对“绝对贫困状态-相对贫困状态”路径及存在可识别的贫困表征的相对贫困问题,较难对“非贫困状态-相对贫困状态”路径的相对贫困问题进行有效的识别与应对。以“隐性动态贫困”问题的有效识别与应对为目标,国家应推出反向国债作为一种新的扶贫济困的治理工具,以作为传统扶贫济困治理工具的补充,为相对贫困中的“隐性动态贫困”问题的识别与治理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正The Chinese Dream in Full Swing Speech Extract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Dialogue on the Chinese Dream ForumTODAY’S China can dream about a life without material constraints like poverty or slow growth.By the middle of the century,it is projected that the Chinese Dream will  相似文献   
15.
四川盆周地区地域广阔,经济滞后,四川贫困地区和农村贫困人口主要集聚在这一地区,摆脱贫困、寻求经济发展已成为这一地区的首要课题.本文就从思想意识、地理劣势、经济基础及政治政策等几个方面来探讨盆周地区的贫困成因,并由此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问题的法学追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主要归类为经济问题并以经济性概念来表达,它延伸到城市还产生了农民工问题。由农民扩展而来的农民工概念是职业与身份的代名词,事实上已演变成为公共的污水沟,政府、社会与媒体难辞其咎。农民工的问题是权利贫困和制度贫困的问题,但法律视野的遮蔽导致各种歧视长期不断延伸,因此,从法学上重新认识民工问题并进行系列制度性改造,必然是彻底解决民工问题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7.
自1983年以来,定西地区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发扬"三苦"精神,群策群力,奋发有为,苦战18年,一举摘掉绝对贫困的帽子.究其原因配置合理、精干、团结、协作的领导班子,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水平和能力;建立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党组织的活力和动力.  相似文献   
18.
A growing body of research has linked exposure to violence to violent behavior, but few studies have examined the impact of the timing of exposure to violence on violent behavior among inner city, minority youth. Theoretical insights derived from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and psychopathology (DPP) and Agnew’s general strain theory (GST) give contrasting accounts of whether exposure to violence has a short term or long term impact on violent behavior. Five waves of data collected from African American youth living in twelve high poverty inner city neighborhoods was used to examine how the timing of exposure to violence over a four year time period impacts year five violent behavior. Multivariate results support GST’s contention that more proximal exposure to violence has a larger impact on violent behavior.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findings for adolescent development in high poverty settings are discussed.
Richard SpanoEmail:
  相似文献   
19.
关注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救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女大学生面对沉重的生存压力和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不仅物质生活困窘,其心理压力也十分值得关注。因此,了解这一特定群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在为贫困女大学生提供积极的经济帮助的同时,重视她们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救助,加强对她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20.
One important aspect of Tony Blair's speech on social exclusion, given to the Joseph Rowntree Foundation in York on 5 September 2006, has been ignored-that its content was prefigured by Sir Keith Joseph, in his famous 'cycle of deprivation' speech, on 29 June 1972. This article seeks to explore these continuities over the past thirty-four years, tracing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speeches. Moreover, it also reflects on the earlier Joseph speech and subsequent Research Programme, to see where government policies on social exclusion might lead.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while earlier writers have acknowledged the intellectual debt that New Labour owes to Joseph, and noted similarities between current policy approaches to child poverty and earlier debates about transmitted deprivation, recent moves on social exclusion mean that these continuities are now more striking than ever befo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