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22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1篇
法律   47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30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7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This special edition reflects on the contemporary relevance of the insights and concerns of David Marquand's book The Progressive Dilemma. In this Introduction, the editors set the scene for these reflections. They consider the structural changes that have occurred in politics since the 1990s: the impact of globalisation, the erosion of class identities, the rise of ‘identity politics’ and the continued fragmentation of the party system. There has been no reconciliation between the parties of the centre‐left, nor any re‐examination of the ‘liberal tradition’ and the potential for a new synthesis with revisionist social democracy. On the one hand, Corbynism is a radicalised metropolitan species of liberalism, while on the other there are plenty in Labour who stress the need for the party to re‐engage with the traditional, socially conservative values of the working class in a new ‘postliberal’ appeal. Yet the authors argue that those who broadly identify with progressive causes in British politics—animated by the various overlapping strands of social liberalism, social democracy and liberal socialism—have still to work out how to address the historic failings that Marquand so eloquently exposed, to create a new and inspiring intellectual vision that unites and energises the left and centre‐left.  相似文献   
182.
新社会阶层有序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社会阶层作为一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浪潮中形成和发展壮大的社会群体。近年来,学术界在新社会阶层身份属性的划分、“政治参与度”以及“政治参与方式”等问题上陷入了理论困境,为此,需要我们从党的共同富裕政策、动态发展过程以及整体的、生态联动的角度来有效化解研究上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3.
近年来,中美在亚太地区的安全矛盾持续发酵,逐渐形成安全利益、理念和地区安全秩序构想的全面对立态势,成为影响中美和平共处的重要因素。秩序疑虑与热点问题的对立是中美在亚太地区安全矛盾的主要表现。中美亚太安全矛盾的全方位突显,根本上源于两国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权力转移态势,是中美总体力量差距背景下局部力量平衡的表现。这种力量平衡表现为:中国作为地区经济中心与美国作为地区安全中心的“二元结构平衡”;中国作为陆权大国与美国作为海权大国的“陆海权力平衡”;在中国近海区域,中美权力均衡态势初步形成。在此过程中,中美对既有安全矛盾管理的失效以及彼此安全威胁认知的反复塑造,客观上增强了矛盾对立的烈度,安全困境逐步形成。随着权力消长和政策互动,中美在亚太地区的安全困境,逐步呈现出从经典安全困境转向“国家引导型的安全困境”加剧的趋势。未来,中美亚太安全矛盾仍然会受到结构性因素的影响,而经济相互依存趋势、技术发展引发的军事威慑变化、意识形态竞争以及非传统安全合作等因素,则将决定既有安全矛盾是否会走向冲突。  相似文献   
184.
政府信息公开法治化是民主和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是对知情权的法治保障。政府信息公开在实践中出现了从制度到运作的诸多问题,其原因来自制度的不完备以及公权主体的传统观念。政府信息公开的法治化一方面要不断完善规范体系,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备的责任追究机制,这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5.
冯军 《河北法学》2020,38(5):20-31
正在经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传染病防治渎职行为的严重危害.但是,刑法第409条对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立法规定,明显存在主体范围狭窄、行为方式单一、入罪门槛过高、刑罚配置失衡等问题.为了提高传染病防治渎职犯罪的治理效能,应当及时采取扩大主体范围、增列行为方式、降低入罪门槛、科学配置刑罚等措施,提高刑法第409条罪刑规范在传染病防治渎职犯罪治理中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6.
国际投资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国际投资法治建设亟待加强,以促进国际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投资秩序、推动全人类的共同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当前,国际投资法治建设以双边和区域安排为主导,缺乏多边统筹,不成体系,导致投资法治的功能缺失,滞约了国际投资发展。与此同时,国际投资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投资条约内容的趋同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的创新为国际投资法治建设提供了良好契机。为此,我们应创新国际投资法治变革的路径,以多边投资实体规则为国际投资法治建设的主要内容,推动国际投资法治的变革。  相似文献   
187.
内涵挖掘与外延拓展:多中心协同治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中心协同治理(PCGM)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理模式,强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和治理权威的多样性,努力寻求政府与其它各类公共性主体的合作路径,期望建立一种共同解决公共问题的高度弹性化的协作性组织网络,从而取得持久性共同利益的实现。其特点一乃是在一个促进型的政治体制中,利用渐进、连续和自主转化的制度变迁来创造出有利于个人作出服从规则并相互监督的权变承诺和可信而确定的环境,从而克服集体行动的困境。特点二是采取制度化调控为主、组织化吸纳调控为辅的方式,超越传统运动式治理模式,形成政党领政、政府行政、多元参政、社会监政的良性循环治理格局。本文最后从制度价值分析进发,克服单中心权威治理理论和实证上的致命缺陷,将治理范式引向一个新的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最终实现建设民主文明国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8.
林冈 《台湾研究集刊》2007,77(1):45-50,65
台湾问题是困扰中美关系的一大难题。美国基于维护台湾海峡两岸不统不独、不战不和的利益考虑,试图对双方采取平衡交往的双轨政策。但这一政策却因美国国内不同利益团体的作用,选举周期的影响,国际战略格局的变化和海峡两岸的政治角力,不时地受到冲击,发生周期性的变化。美国对华政策的周期摇摆性,不利于维持台海现状。1995-1996年的海峡危机和2003-2004年岛内公投、制宪、正名风潮,与美方未能妥善处理台湾这一难题,给台北发出错误信号就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89.
我国《刑事诉讼法》将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规定为当事人 ,这是我国民主与法制进步的表现。但是 ,由于相关立法不够完善和全面 ,致使司法实践中出现《刑事诉讼法》关于被害人参与庭审的相关法律规定并未得到贯彻执行的现象。为了切实保护被害人的诉讼权利 ,对公诉案件中被害人参与庭审的立法加以完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0.
Past research on the effects of boundary permeability and tokenism (open boundaries with restricted access) suggests that when options for individual mobility exist, members of low status groups tend to exit their group and attempt to enter higher status groups. We hypothesized that the effects of boundary permeability on preferences for individual vs. collective action would depend upon prior levels of in-group identification, such that people who are more identified with their group would remain loyal and choose collective action, even under conditions of high boundary permeability. To test this hypothesis, a 2 (High vs. Low Group Identification) × 2 (High vs. Low Permeability) experimental design was employed to assess preferences for exit and loyalty in the context of a simulated business environment. For both rating measures and behavioral choices, the interaction hypothesis was supported. Implications for group loyalty and strategies of tokenism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