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22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1篇
法律   47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30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7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近几年,中国农村留守群体总量在下降,但庞大的留守群体基数及其背后所彰显的乡村治理价值仍具有研究意义。作为乡村传统主体的留守人口在城乡关系的治理博弈中存在资本动力、人际情感、伦理精神、主体理性和价值认同的风险,并在集体行动中得以呈现。而化解留守群体集体行动的风险在于打造全县域治理共同体、完善社会支持帮扶机制、建立村级生态治理体系、锻造基层党组织组织力、重构乡村现代文化体认。  相似文献   
32.
女性创伤叙事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价值。作为文化记忆的创伤、作为认同困境的创伤和作为个体体验的创伤是当代女性创伤叙事的基本图景。那些具有大事件性质的“缠绕式”的创伤是历史的骨架和关节;历史演进中各种新的创伤是具有时代症候的特质呈现;历史和时代之外的个人创伤构成历史骨架之外的血肉和脉络。当代文学的女性创伤叙事呈现出三个可能的维度,从女性创伤出发,又超脱出性别的界限,将女性创伤叙事的视野和层次提升到两性、国民甚至人类的高度,形成一种现实主义的人文情怀,显现出更为广阔的形态。  相似文献   
33.
泰国华文报副刊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但是随着形势的变化,华文报副刊呈现出衰败的迹象。本文通过论述副刊的历史、文学形态等,分析了副刊生存的困境,为读者认识世界华文热与中华文化传播的关系提供另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34.
非传统安全困境存在吗?这种安全困境为何产生?以东盟为中心的东亚区域合作能否将其化解?既往研究通常一分为二地看待国家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议题中的行为逻辑,用安全困境的理论解释前者,安全化与和合主义等概念描述后者,认为后者更易导向国际合作。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非传统安全危机,然而世界各国却在应对过程中合作乏力、对立加深,这是一种非传统安全困境,各国政策和行为意图的不确定性是其主要原因。冷战后,以东盟为中心的区域合作架构在非传统安全议题上因势利导,增强各国对安全威胁的共同认识,依托既有地区合作机制凝聚共同利益,形成了增强政策和行为意图确定性的“威胁—利益”转化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这种非传统安全困境。2020年4月,为应对疫情而召开的“10+3”特别峰会即为例证。东盟国家与中日韩三国对安全利益的共识虽有待增强,但对安全威胁的预估已趋于一致,是化解当下全球性非传统安全困境的一个地区性积极表征。  相似文献   
35.
王彬 《北方法学》2017,11(2):5-18
对于美国宪政结构中司法审查与民主的悖论问题,西方学界致力于改造传统多数主义的民主观念并提出相应的宪法解释技术来论证司法审查的正当性,这表现为伊利的程序性民主与司法监督、德沃金的合宪性民主与道德解读、波斯纳的精英式民主与实用主义审判、哈贝马斯的协商式民主与程序主义司法等诸多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范式。事实上,司法审查的正当性证成不能仅仅依靠重构民主观念的外部论证来实现,还需要依靠法官精湛的判决论证技术的内部路径来提升。这说明司法审查与民主的悖论是宪政结构中构成性的内在矛盾,而司法审查与民主的互动则是宪政具有生命力的内在源泉。  相似文献   
36.
中国行政执法困境的个案解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锡锌 《法学研究》2005,27(3):37-49
在中国行政执法过程中,政府面临着普遍的“两难困境”,在立法过程中政府立场与民间态度缺乏有诚意的、有效的和充分的沟通,导致政府立场与民间态度的紧张;在执法过程中政府奉行一种“问题化策略”和“运动式执法”,过分迷信强制和制裁的力量而忽视了执法过程中所有参与者制度性的相互学习,故加剧了规则表达和规则实践之间的背反。走出执法困境要求在规则制定过程中,政府立场与民间态度通过制度化机制进行有效的、富有意义的交涉,在执法过程中应采取务实的态度,注重博弈过程中的学习、反思和策略调整。  相似文献   
37.
辩诉交易制度以抗辩式审判方式、法官居中裁判为制度基础,辩诉交易是控诉方与辩护方出于理性作出的行为,通过博弈论对辩诉交易进行分析,可以更好的理解辩诉交易在审理取证困难的疑难案件时,虽然不理想但却十分必要,是退而求其次的在公正与效率间寻求博弈均衡,是提高诉讼效益之必要方式.  相似文献   
38.
在后冷战时代,东北亚“混合型区域主义”的矛盾性、复杂性和流变性要求人们不要以西方的经验来评估和判定东北亚的区域主义,而在逻辑上和事实上呈现出多重张力的东北亚民族主义又使东北亚的安全现实日益严峻。对后冷战时代的东北亚安全观念建构而言,二者之间的张力构成了现实和理论上的双重困境。这种困境也昭示了后冷战时代东北亚安全观念建构所面临的复杂性、紧迫性和脆弱性。突破和超越这种双重困境的关键在于:东北亚各国如何消融国内日益增强的民族主义情绪,东北亚的知识界如何应对西方主导的全球主义意识形态和学术话语霸权的挑战以及东北亚社会如何汲取传统的东亚体系的合理因子,以避免新的帝国观念和帝国体系的出现。  相似文献   
39.
从区域内贸易视角透视东北亚经济合作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区域内贸易视角考察东北亚合作机制化的经济基础,同时分析区域内贸易具体特征作用于制度化合作的相关机制,有助于探寻东北亚区域合作滞后的深层原因。东北亚目前区域经济关联下各国的分散化利益诉求,很难在统一的制度性框架内实现。区域内贸易增长机制的生产—消费双重困境,又使区外力量必然成为干扰东北亚合作机制构建的因素。加强区域合作、进而扩大区内国家间的共同经济利益,可能成为破解东北亚"安全困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0.
知识产权犯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存在着一些非议,其遭遇了褒贬不一的评价,在被害人权益保障方面面临着诸多困境。面对这些困境,其出路就在于应通过立法确立诉前禁令在知识产权犯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允许被运用;扩大知识产权犯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的种类和范围;通过立法确立知识产权犯罪刑事赔偿的计算标准;设立知识产权专门审判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