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9篇
  免费   87篇
各国政治   44篇
工人农民   36篇
世界政治   77篇
外交国际关系   36篇
法律   1615篇
中国共产党   48篇
中国政治   247篇
政治理论   188篇
综合类   86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306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286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高石磊  王玮 《学理论》2009,(8):11-12
马克思与罗尔斯对正义社会的要求是自由平等的,但是二人对于自由平等观的正义社会是不同的,马克思是从现实社会出发,是一种批判的正义观,而罗尔斯是根据一种社会契约来建构正义的社会,建构的是理想社会的正义观,通过对二人正义观的比较,我们能够得出对于现行社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12.
康奥 《学理论》2009,(9):53-54
政府,人们对它再熟悉不过了。历史上的许多思想家都试图揭示政府的确切含义。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管怎么说,我们以为政府是依照一定传统并建立在人民主权的基础之上,实现社会秩序、正义和自由的机构或组织。而政府的目的主要有:(1)实现秩序,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2)实现正义,维护社会正义;(3)实现自由,维护公民自由。  相似文献   
213.
在现代社会,行政裁量涉及各种不同利益的博弈、协调和权衡,其实质是一个利益沟通的过程。为实现对行政裁量的法治化治理,有必要在行政正当原则的统领下,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参与、听证和公开的利益沟通方式,并构建新型的契约、磋商、和解、调解等实质性利益沟通方式。  相似文献   
214.
一般认为不方便法院原则起源于苏格兰,并在英美法系国家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发展。然而,大陆法系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也存在着这一制度或类似的制度和做法,这些类似的制度或做法同样体现了不方便法院原则的核心和实质精神: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和有利于实现当事人的利益及个案的公正。在中国,立法中过度管辖的存在和互联网立法的缺乏使得不方便法院原则的引入存在必要性,相关法律制度的配套和司法实践又使得该原则的引入存在着可能性。应当结合有关的法律传统和司法特点,设计出适合中国的不方便法院原则。  相似文献   
215.
中国传统利益理论主要是围绕“义利之辨”展开的,通过对先秦时期、两汉时期、宋明时期及明清时期各个代表人物对义利观的探讨,可以得知,对利益的阐述始终离不开伦理道德,对利益的追求始终与“义’’紧紧联系在一起。占主导地位的是强调追求利益必须符合“义”。  相似文献   
216.
从马克思的视角看教育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公平是我国教育改革中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无论是十七大报告,还是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都特别强调了教育公平的重要性。马克思虽然没有专门、系统地论述过教育公平问题,但是,马克思的相关教育思想和公平思想,可以为我们正确理解当代中国的教育公平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的指导。  相似文献   
217.
Public-goods dilemmas are characterized by conflicts between self-interest and the welfare of a group or society at large. Research has identified several factors that enhance cooperation in such dilemmas. However, less is known about how concern for distributive justice affects willingness to contribute in asymmetric public-goods dilemmas. To test the hypothesis that contributions to a common resource is related to perceived fairness,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willingness to pay to the social service of child care in hypothetical societies. Experiment 1 aimed at replicating a previous survey study (Biel et al., 1997). Experiments 2 and 3 were extensions. In all three experiments subjects were asked to indicate how fair they considered different distributions of the quality of child care provided by their municipality. These distributions corresponded to the principles of equality, equity, and need. University students (32, 48, and 32 in the three experiments, respectively) served as subjects. Ratings of perceived fairness we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willingness to pay. Other factors also positively related to willingness to pay included ability to pay, personal need, expected payment from others, and the number of households who had to contribute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quality. Furthermore, decreasing municipality size increased willingness to pay.  相似文献   
218.
试论相对不起诉及其不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任  黄固锋 《政法学刊》2005,22(1):83-85
随着相对不起诉制度于1996年在我国的确立,免予起诉制度在运行了十七年之后终被废止。该制度旨在追求司法效率,但却以牺牲司法公正为代价,不仅表现在对被害人与被不起诉人之间的保护失衡,而且存在着损害二者合法权益的隐患,甚至对检察机关与审判机关的公信力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减损。鉴于此,该制度的完善或存废问题值得我们进行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219.
周立英 《行政与法》2007,(4):122-124
新闻自由和司法独立均系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原则,二者应当保持良性互动的关系。然而传媒活动稍有不慎就有妨碍司法独立之嫌,司法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也会拒斥传媒。由于传媒与司法具有明显的角色差异,因此必须在保证司法公正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障传媒的正当报道权利。  相似文献   
220.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贺曙敏 《法学论坛》2007,22(3):71-77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国刑事政策的新发展,同时也是对实行20多年的"严打"政策的反思和纠正.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和谐社都"以人为本",因而内在地联系在一起.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实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因为它能满足和谐社会化解社会矛盾的需要、节约社会资源和刑事司法资源的需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能促进和谐社会构建,因为它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协调社会利益.所以,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