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1篇
  免费   60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22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篇
法律   949篇
中国共产党   73篇
中国政治   319篇
政治理论   98篇
综合类   11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258篇
  2005年   242篇
  2004年   234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71.
随着10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发布《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决定收回死刑复核权。法学理论界与司法实务界一直以来关于死刑复核权的争议与质疑似乎尘埃落定。然则,收回是一句话,如何收回, 复核程序又将如何完善,又是学界与司法界不得不直面的复杂问题。本文拟针对当前死刑复核程序之弊端提出完善死刑复核程序之构想。  相似文献   
272.
我国未成年人取保候审程序主体系统在构造上存在权利主体面窄、启动申请主体过少、执行参与主体简单化、独立的救济主体缺位等缺陷。基于未成年人取保候审的特定的程序对象考虑,在借鉴国外少年保释制度运作的经验和考察本国未成年人司法实践基础上,应对未成年人取保候审程序主体系统加以重构。  相似文献   
273.
最密切联系原则自20世纪中叶产生于美国,现已为各国国际私法立法所采纳,对晚近各国的冲突法立法造成了深远影响.从经济学的角度,它是对各方效益最大化和效率的追求,但不加限制的最密切联系原则却会造成诉讼成本和司法资源的浪费.所以我国在合同等领域的冲突法立法中可以采用最密切联系原则,但对该原则赋予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必须给予适当的限制.  相似文献   
274.
民事诉讼中证据交换制度的确立和完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汤维建 《法律科学》2004,22(1):74-80
证据交换是各国民事诉讼中的共同性制度 ,它的确立有利于实现公平诉讼 ,提高审判质量和审判效率 ,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审判的集中化 ,节省司法资源。对证据交换可以从不同的视角予以观察和分类。我国应当将证据交换制度系统化 ,使之具有可操作性以及实效性。  相似文献   
275.
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的发展历史表明,刑事审判前的程序中存在着一种合作模式。这种合作模式的产生有其必然性。由于它对传统审前程序形成了强烈的冲击,所以遭遇到来自法律与道德的双重责难。为使刑事司法领域中的合作模式获得正当性,西方国家作出了相应的程序设计与安排。我国的刑事立法既有支持合作模式的因素,也有限制性因素,司法实践中既有成功的典范,也有失败的例子。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我们对审判前的合作模式应该持慎重的态度。  相似文献   
276.
相比公正主题而言,无论法学理论界还是司法实践部门,对民事行政检察的办案效率的研究都非常薄弱,甚至出现了不少偏差和误导。因此,如何在保证质量同时,提高民事行政检察的办案效率,就是摆在各级检察机关面前的一个紧迫而又具体的实际问题。文章结合当前民事行政检察办案的具体情况,深入探查影响民事行政检察办案效率的原因,就如何提高民事行政检察办案效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77.
国有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具有成为市场主体的基础和条件。国有经济作为市场主体进行经济活动的效率高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经济的矛盾,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真正确立和保障国有经济的市场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278.
刘潇潇 《河北法学》2006,24(5):95-100
佘祥林案存在的问题反映了中国司法活动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问题,即程序的非正义性.要实现程序正义,有赖于司法主体摒弃"有罪推定"的传统思维定势,坚持"无罪推定"的司性理性;有赖于司法者坚持司法自治原则,排除外力干扰,依法独立办案;同时也有赖于司法者坚持法律至上性,依法保障诉权的实现.这三个问题也是限制当前中国司法秩序建设的关键性因素.一个良好的司法秩序只能靠法治,有法律规制的程序正义才是司法秩序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279.
行政实践中存在着行政程序违法、行政程序不当和行政程序错误等情形 ,这些情形可统称为行政程序瑕疵。基于程序的独立性和程序权利义务的独立性 ,应独立地认定具有行政程序瑕疵的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并给予行政内救济、行政诉讼、行政赔偿三种途径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280.
张晋红 《法律科学》2002,(5):96-103
反诉作为一项重要的诉讼制度,在民事诉讼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落实,恰恰相反,反诉制度的适用常常遭遇障碍.导致反诉制度适用遇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反诉立法的制度性缺位、理论研究的不当和法院及法官的自利意识等.反诉制度是实现民事诉讼公正与效率最大化融合的途径之一,因此,必须通过立法的完善、反诉理论研究的深化和法院系统对法律统一实施理念的树立,确保反诉制度的有效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