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24篇 |
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38篇 |
工人农民 | 45篇 |
世界政治 | 13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103篇 |
法律 | 142篇 |
中国共产党 | 98篇 |
中国政治 | 206篇 |
政治理论 | 107篇 |
综合类 | 27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19篇 |
2014年 | 59篇 |
2013年 | 87篇 |
2012年 | 99篇 |
2011年 | 77篇 |
2010年 | 56篇 |
2009年 | 49篇 |
2008年 | 59篇 |
2007年 | 63篇 |
2006年 | 59篇 |
2005年 | 66篇 |
2004年 | 73篇 |
2003年 | 55篇 |
2002年 | 49篇 |
2001年 | 28篇 |
2000年 | 28篇 |
199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01.
针对我国新修订的外贸法第44条有关保障措施的条款中增加了"可以对产业提供支持"的规定,联系《WTO保障措施协议》及《美国外贸法》中产业调整援助的内容,指出在采取保障措施时进行产业调整是WTO成员方的义务,而产业调整援助是成员方的权利,为了更好地保护国内产业,我国应该尽早完善产业调整援助立法。 相似文献
902.
日本本土稀有金属资源极度匮乏,但却是世界稀有金属消费大国和应用强国。随着稀有金属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应用日益广泛,中日两个稀有金属资源和应用大国在该领域展开了数轮博弈。为应对中国收紧稀有金属出口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日本综合运用技术、经济、政治、外交手段,形成了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市场化为基本导向、官产学联动的稀有金属保障战略体系,有效缓解了其国内稀有金属供给趋紧的压力,进一步巩固了日本在稀有金属全球价值链上的竞争优势。长期以来,中国稀有金属的资源优势未能上升为产业优势。借鉴日本稀有金属保障体系,应加快构建稀有矿产资源国家战略,推动稀有金属产业链向高端环节延展,切实维护国家资源安全。 相似文献
903.
日本《护理保险法》(2000年)实施十多年来,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以老年人为对象的护理产业迅猛发展,在很多产业市场规模缩小的时候,护理产业却成为为数不多的增长产业。文章主要以护理保险制度实施后的护理产业发展作为切入点,对护理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发展现状、市场规模及经济效益进行了深入分析,从中提炼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全面了解日本护理产业发展状况,借鉴其发展经验,对促进中国护理产业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04.
构建我国反垄断行政执法体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部法律的执行体制是否健全、合理,是否能发挥其相应的作用,是判定该部法律能否成为真正有效的法律的依据.我国反垄断法对行政执法体制及相关内容的规定并不十分明确.为了构建科学合理的反垄断行政执法体制,应该考虑一些重要因素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着重处理好各执法机关之间的关系、执法机关与行业监管机构的关系,同时还要进行合理的权力配置. 相似文献
905.
范中厚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8(1):26-28
加入WTO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将面临越来越多的竞争和挑战.如何应对这一挑战,不仅要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而且还要联系中国现阶段的国情.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实行的分业经营管理模式,在短时期内仍然是合乎实际的正确做法. 相似文献
906.
危旭芳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17(6):74-76
如何构建一个宽严有度、结构合理、运转高效的服务业管理模式是事关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在中央与地方关系重构背景下,我国未来服务业管理模式的基本框架为,以高效的政府综合经济部门和自律性的行业组织为主体,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大层面,依据具体服务行业的特点,构建四大模式:即中央政府主体模式、地方政府主体模式、行业组织主体模式和双主体模式。 相似文献
907.
反垄断法的产业诱导功能及其体现设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欧阳爱辉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17(2):52-55
反垄断法不单具有维护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秩序的功能,其产业诱导的功能也非常重大。这种产业诱导功能在未来我国反垄断法中应主要体现在立法宗旨、基本原则、垄断及其相关行为的确立、调整范围、适用除外、特定保护、外资导向和特殊制度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08.
旅游业发展中的文化价值论--以云南丽江旅游业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要发展,必须融入文化,让文化推动着旅游业迈进。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资源是旅游业产生吸引力的源泉,充分认识文化价值,挖掘、开发、利用好文化资源,变单调的游山玩水的浅层次游览为融自然与文化为一体的深层次旅游,提升旅游业的档次和品位,仅靠硬件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文化精品作为龙头。云南丽江旅游之所以让世界瞩目,就是打着"文化"这张王牌,把旅游和文化紧密结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909.
中国旅游广告发展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旅游整合营销理念的发展潮流,将推动旅游广告逐步走向成熟。随着多层次旅游市场格局的形成,旅游广告将进一步朝立体化方向发展。广告作为旅游企业的主要竞争手段之一,表现形式要突出个性化、多元化,才能扩大影响力,吸引客源。 相似文献
910.
广东省各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惠娟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2,14(6):70-74
根据2000年统计数据对广东省各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状况从规模、速度、结构和可持续发展度四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作了分类。针对不同类型的地区提出了广东省第三产业区域发展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