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20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28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7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民事诉讼是一个运动变化着的三维空间场,当已经发生的事件或现象在进入民事诉讼的空间和时间“隧道”之后,各种矛盾便会应运而生,形成“矛盾群”。“矛盾群”发生的基本缘由在于,在民事诉讼中交织着不同的规制、价值要求和关系,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民事诉讼成为“万花筒”式的空间场景。  相似文献   
22.
在当前的青少年教育中,存在着家庭道德影响与学校德育抵触现象,在德育思想观念、家长教养方式、对德育手段的理解上都存在着种种抵触。对此,家长应自觉提高素质,改变成才观念,理解教育者意图;学校应重视学生德育内化,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变愿景教育为现实教育,增强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自觉抵御不良干扰的能力。  相似文献   
23.
逻辑思维规律一般指的是三大基本逻辑规律 :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学报文科编辑作为人文科学学术论文的管理者 ,要掌握同一律 ,学会运用具体同一思维 ;掌握矛盾律和排中律 ,学会运用互补转化思维。  相似文献   
24.
论抗辩与抗辩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抗辩权包含在抗辩之中。抗辩权乃专指对抗他人请求权行使的权利。抗辩权具有永久性、无被侵害可能性、不可单独让与性、无相对义务观念性等四个特征。抗辩和抗辩权之间、抗辩和反诉及否认和反驳之间,都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25.
当代农民工价值观的矛盾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农民工内部已出现代际分化和更替,当代农民工在思想认同、价值观上矛盾性更突出,心理失衡感较大。分析当代农民工在价值目标、价值信念、价值认知上的矛盾和困惑,分析他们价值观矛盾形成的内外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帮助实现农民工价值观正向转型的措施、对策,应该成为我们的职责。  相似文献   
26.
该文对以往普遍认可的以满族贵族同汉族统治者和农民军为代表的征服者与被征服者之间的矛盾提出质疑。认为南明时期抗清的历史正当性 ,应以是否有利于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架构及中华文明为标准。不能将国内一个民族的统治者取代另一个民族的统治者对中国的统治与近代中华民族同外国侵略者之间的民族矛盾相提并论。从这一视野出发 ,对孙可望领导的大西军余部与永历小朝廷“联合恢剿”所掀起的第二抗清高潮的主客观条件、进程及其历史正当性进行了论述。认为当清初全国统一大趋势已经出现并不可逆转之时 ,抗清的历史正当性便会衰减 ,最终成为中国历史前进的阻力。其成败并不以联合抗清的双方甚或某个领袖人物是否仍坚定不移地抗清为转移。  相似文献   
27.
传统发展理念由于其包含一系列内在矛盾而使自身陷入困境并导致了发展危机。这主要表现在:发展至上主义的迷醉及其对生存家园的遗忘;技术乐观主义的虚妄及其对有限理性的消失;人类中心主义的偏执及其对天人关系的僭越;消费享乐主义的滥觞及其对生态伦理的缺席。在揭示传统发展理念深层矛盾困境的同时,昭示当代人应自觉走出其设定的内部陷阱,从而为建构通向未来科学的发展观扫清理念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28.
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农村社会一次重大变革,也是又一次农村利益大调整运动。当前,由于农民身份的转换、利益交换的频繁、基层组织控制的松弛和流动的增多,农村纠纷与矛盾也日益增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的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为此,建立完善的农村纠纷与矛盾化解机构,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9.
毛泽东虽追求中国现代化,但其现代化追求时时遭受传统农业文明和主观社会主义的二重纠缠,从而使毛泽东的现代化追求无论在动态还是静态时时呈现困惑,并因此影响了毛泽东时代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30.
信访问题与处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积压的各种矛盾,集中体现为信访活动.信访事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危及了社会的稳定,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顺利构建.国务院新颁布的<信访条例>,以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为核心,创新地确定了信访处置的工作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初步构建了信访处置的治本之路.但一部行政法规的作用毕竟有限,要解决信访问题仍然存在许多需要下大力气逾越的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