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01篇
  免费   438篇
各国政治   438篇
工人农民   199篇
世界政治   648篇
外交国际关系   717篇
法律   2965篇
中国共产党   343篇
中国政治   1709篇
政治理论   1983篇
综合类   403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343篇
  2019年   280篇
  2018年   322篇
  2017年   386篇
  2016年   328篇
  2015年   253篇
  2014年   692篇
  2013年   1269篇
  2012年   863篇
  2011年   802篇
  2010年   687篇
  2009年   780篇
  2008年   977篇
  2007年   910篇
  2006年   837篇
  2005年   802篇
  2004年   730篇
  2003年   517篇
  2002年   382篇
  2001年   309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在公安执法实践中,公安行政处罚程序对于规范公安机关行政处罚权、保障公安机关依法行政、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我国行政程序立法研究理论的欠缺和现实条件的制约,当前的公安行政处罚程序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急需法律予以规范和指引。  相似文献   
992.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制度追求之不同,源于各自的实证理论差异。基于对社会中人们的自利行为、知识分布和理性程度的不同判断以及判断上的强弱区别,他们理想的社会决策方式分别是哲学王式的集中控制和法治下的个人选择。  相似文献   
993.
积极而不盲目地汲取西方发达国家的立法成果,是改革开放20 年来中国法制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一条重要经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立法借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把借鉴的重点放在公共权力制约和公民权利保障方面的法律上来,同时,必须充分研究我国法制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注重立法借鉴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4.
厂务公开是推进企业民主政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 ,如何使厂务公开实现工作重点上的转移 ,进一步健全制度和完善机制建设 ,在工作规范方面切实加大力度 ,确保厂务公开工作不断得以深化。本文结合国有企业开展厂务公开工作的实践 ,特别是胜利油田开展厂务公开工作的实践 ,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95.
邓建宏  易谨 《时代法学》2009,7(3):41-45
公共财政不仅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而从事的一种经济收支活动,而且是宪法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国家和个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国家权力与个体权利之间的张力。从宪政视角考察其法律特征,民主性是公共财政的逻辑起点,法治性是其形式要求,公共性是其终极价值。  相似文献   
996.
地役权具有从属性,且为固有属性,而非立法政策“强加”的;地役权规范为强制性规范,在建筑物、土地所有权转让的场合,当事人不得约定地役权继续保留在地役权人之手;数个地役权并存于同一宗供役地的场合,先设立且已登记的地役权的效力优先;先设立却无登记的地役权,不能对抗后设立但已登记的地役权;至于先设立却无登记的地役权与后设立亦未登记的地役权之间的效力关系,应按照四项规则处理。  相似文献   
997.
本文主要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启动以来的中国—东盟跨境培训政策进行梳理与分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双方跨境培训政策的调整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998.
治安案件查处工作是治安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治安案件受案不实直接影响公安工作正确决策、干扰治安秩序、破坏警民关系。本文分析了治安案件受理工作的现状、探讨了治安案件受案不实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9.
政府的财产征收征用权构成对私人财产权最严厉的制约,而对征用权的宪法上的限制,反过来则是对财产权的宪法保障。  相似文献   
1000.
从编发短信"诽谤"县领导被判有罪,发展到报道诽谤案的记者也被以诽谤罪立案侦查,这不仅仅是一个罪与非罪的判断问题。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同样要遵守程序法,司法机关不能轻易将涉嫌诽谤的自诉案件转换为公诉程序启动。对进行负面报道的记者,以诽谤罪立案值得高度警惕。开这样的先例,已经危害到正当的舆论监督权,乃至国民普遍的民主权利。避免权力造罪必须重新反思官员的"官"意识,归根到底是要进一步强化官员的公仆观,尤其是对滥用公权力者,如果尚未构成犯罪,也应令其承担相应的其他不利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