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99篇
  免费   463篇
各国政治   259篇
工人农民   166篇
世界政治   483篇
外交国际关系   909篇
法律   2098篇
中国共产党   286篇
中国政治   1519篇
政治理论   1280篇
综合类   366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287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271篇
  2017年   312篇
  2016年   268篇
  2015年   250篇
  2014年   634篇
  2013年   1072篇
  2012年   707篇
  2011年   667篇
  2010年   591篇
  2009年   696篇
  2008年   745篇
  2007年   706篇
  2006年   657篇
  2005年   616篇
  2004年   601篇
  2003年   411篇
  2002年   293篇
  2001年   242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传媒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冲突与契合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景汉朝 《现代法学》2002,24(1):92-100
传媒监督司法和司法独立 ,已是现代法治的潮流。但是 ,它们之间又有着不容忽视的冲突 ,问题的关键在于两者必须实现平衡与契合。  相似文献   
72.
公安机关能力建设关系到公安工作的成效,加强能力建设,是提高公安机关执政为民的关键。当前公安机关能力建设急需转变观念,由重知识转变为重能力;确立科学的警察职业能力标准;确立警察能力要素的行为标准;管理机制中体现能力本位;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学习型组织。  相似文献   
73.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法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8月28日通过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反映了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基本平衡了警察权与公民权的关系,但该法改变了治安处罚决定由公安机关自行强制执行的模式,势必影响行政行为的权威性与行政目的的实现,而且立法的公开化、民主化程度还显不够,没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普通公民参与立法活动的权利。  相似文献   
74.
本文阐述了当前刑事犯罪的发案特点,从深层次上分拆刑事犯罪上升的社会原因,并提出相关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75.
由于铁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特殊的地位,形成了我国“火车站多是该城市最繁华地段”这一特殊的格局,也形成了全国各地火车站及周边地区治安较为复杂的治安局面。过去株洲站治安突出问题主要有:(一)劳务性扛包进出站;(二)抢夺、抢劫;(三)站台扒窃;(四)违法拉客、捡拾乞讨;(五)盗窃铁路运输物资。对此,株洲站采取了查、堵、防、打、建等一系列立体防控措施,改变了辖区治安面貌。  相似文献   
76.
《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施行以来,公安机关在办理治安案件中存在鱼龙混杂、画蛇添足、张冠李戴、因循守旧、玩忽职守和虎头蛇尾等问题。要进行"矫治",就必须加强学习,端正态度,更新观念,强化指导并细化制度。  相似文献   
77.
公安高等院校的师资队伍是公安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全面加强公安大学的师资队伍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总体来看,公安大学师资队伍的政治素质较高,职务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基本合理,能够适应当前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要全面加强公安大学的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围绕能力建设这个核心,以科学的发展观、人才观为指导,突出重点,统筹安排,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78.
The John F. 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 at Harvard is teaching a new approach to leadership. This article outlines some of the elements of this approach and contrasts them with standard models on leadership in th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79.
This article explores structural causes for the decline in the quality of Australia's political and policy conversations. Three are nominated. The first concerns the changing role of the major party organisations. These no longer contribute to agenda setting; they are no longer forums for activist and interest mobilisation; they no longer mobilise and cue a mass base. The second structural change concerns the rise in the role of the media. This is now the primary bridge between the formal political system and the surrounding society, a role for which it is singularly ill‐equipped. The third change concerns the misalignment between the formal political system and Australian society. The formal system was formed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when Australian society was broadly divided by class allegiance. Those days are long gone. Class has decomposed. A variety of new concerns differentiate and pluralise social attitudes. Possible remedies are then discussed.  相似文献   
80.
随着我国宪法对公共利益的明确提出,法律化、规范化公共利益成为迫在眉睫的工作.公共利益就其源头来讲应源于一种区别于个人利益的群体利益的产生,这种利益是群体意识的一种体现.随着私有制建立、国家产生,才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利益.伴随着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来自于民众的公共意见成为国家是否具有合法性的决定因素.公共利益的特点和现今社会的历史背景决定了公益问题在法律研究中占有很特殊的地位,现在仍局限在理论层面的讨论,只有"公益"理论日渐完善,才能与实践良好地结合,最终成为维护法律秩序良性运行的有力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