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37篇 |
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30篇 |
工人农民 | 74篇 |
世界政治 | 48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88篇 |
法律 | 531篇 |
中国共产党 | 51篇 |
中国政治 | 316篇 |
政治理论 | 202篇 |
综合类 | 51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20篇 |
2020年 | 49篇 |
2019年 | 46篇 |
2018年 | 53篇 |
2017年 | 43篇 |
2016年 | 55篇 |
2015年 | 39篇 |
2014年 | 130篇 |
2013年 | 190篇 |
2012年 | 135篇 |
2011年 | 113篇 |
2010年 | 119篇 |
2009年 | 107篇 |
2008年 | 72篇 |
2007年 | 110篇 |
2006年 | 103篇 |
2005年 | 115篇 |
2004年 | 87篇 |
2003年 | 67篇 |
2002年 | 42篇 |
2001年 | 51篇 |
2000年 | 36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汉代经义决狱是以《春秋》、《诗经》等儒家经典中有关法律适用的记述,以及有关历史事件、客观事物的记述中所体现的"义理"判决案件,进而弥补当代立法之不足,发展、完善汉代法律的一种司法实践活动。经学理论是对先秦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公平、正义的成分。经义决狱的产生与汉代经学研究密不可分。经学研究的产生、兴盛为经义决狱的产生、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社会基础。儒家经典中所体现的"义理"具有公平、正义、理性的特点,符合时宜、事宜之意,依之所作的具有拘束力的判决,进而形成有拘束力的判例、判令可称之为汉代衡平法。 相似文献
82.
在历经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兴起到90年代末2l世纪初的繁荣之后,我国的国际刑法学发展已经步入一个“茫然”的“停滞”阶段。称之为“停滞”,是因为我国当前的国际刑法学研究虽然从表面上看依然成果丰硕、欣欣向荣,但实际上已陷入空前的困境;冠之以“茫然”,是因为学者们至今仍然陶醉在中国的国际刑法学研究“形势一片大好”的喜悦之中,对于浮华之下所隐藏的危机似乎丝毫没有觉察。因此,在当前浮躁的学术氛围下,重新审视我国国际刑法学研究的现状,正视其间存在的学术困境,对于深化国际刑法学的研究、提升国际刑法学的学科地位、发挥国际刑法学的学科价值将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83.
84.
85.
近年来关于中江兆民的研究主要涉及其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及汉学对其影响等方面。中江兆民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起步于对其哲学思想的研究,随后逐渐扩展到其他方面。总的来说数量上是有所增加的,质量也有所提高,但视角还不够丰富。总之,对于这样一个在日本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思想家来说,目前国内的研究还有其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86.
刘建宏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7,9(3):33-39
在科学发展史上,方法论的突破往往带来科学发展的重大突破。历史地看,“实证”研究是一个在社会科学的发展中被扬弃的概念,科学的提法是“经验研究”。经验方法以定量研究为主,强调科学研究必须以客观观察所获得的准确资料为基础。在法学研究中,经验方法只适用于研究与效用有关的问题,不适用于研究与价值有关的问题。进行经验研究,必须完成一个话语体系的转变,即从理论思维或逻辑思维转变到数量形式的思维。 相似文献
87.
从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看法学研究状况——一种知识社会学的视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1993-2004年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的法学类项目类立项资助项目相关指标的分析,来展现我国目前法学学术生产格局的大致状况及其背后动因;并通过与经济学社科基金立项项目的比较以及对法学类社科基金立项项目在社科基金项目中所占比例等数据的分析,来呈视法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界的地位变迁,以及这种变迁背后的权力———知识格局。 相似文献
88.
海上活动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以及海洋经济的蓬勃发展,突出了海法研究体系的重要地位。在分析海法的概念、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确立海法体系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将海法研究体系归纳为三个层次,并分别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9.
法律方法与几个相关概念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法学研究中,法律方法、法学研究方法、法学方法论、法律方法论等概念经常被混淆。文章通过比较法律方法与法学研究方法、法律方法与美国的法律方法课程、法律方法与法学方法论(法律方法论)等概念及其所对应的研究领域,阐明我国的法律方法研究,与世界各国法学界与法律界所关注的法律方法,都是围绕法律人实施法律的工作技艺与思想方法而展开的,重点是研究和探讨法律实施中的各种有效且有益的具体制度与思想方式,这一特点决定了它不同于更为宏观的法学研究方法与法学方法论(法律方法论);同时,由于我国开展法律方法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与我国法律实施相关的问题,因此,我国的特殊性,决定了我国有关法律方法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我国法治建设所面临的具体问题,故而,又不同于美国的法律方法课程。正是在与相关概念的区别中,展现出法律方法研究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90.
评估主体研究是政府绩效评估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评估主体是整个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主导因素,对于政府绩效评估具有重要的价值。近年来,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研究虽已取得了一些共识,形成了主导性的研究理论与方法,但与政府绩效评估的现实需要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有限,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尤其是需要加强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实证研究、比较研究、量化研究以及基础理论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