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17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34篇
政治理论   27篇
综合类   10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刑法解释相对于其他法律解释研究更为艰难的原因在于受制于刑法罪刑法定基本原则的限制。成文法本身语词的模糊抽象、立法的局限以及刑法司法过程中法官理解阐释都是刑法解释正当性的依据。刑法条文是刑法解释的对象,对象特殊性决定了刑法解释论与刑法解释规则区别于其他法律文本解释的特殊性。刑法的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之争与法律解释中的主...  相似文献   
72.
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市场经济的法律规范,对其理性的思考有利于探讨国家干预市场模式。分析经济法之"国家干预"理性主义的本质及其法律内涵,在对经济法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价值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经济法之"国家干预"行为的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应辩证地统一于社会本位原则。  相似文献   
73.
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的合理性审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莉 《法学杂志》2012,33(9):97-102
公司可以通过章程限制甚至禁止股权转让,这是公司自治的表现。对于这些限制,除非违反了股东平等原则和损害了股东的核心利益,法院在实践中应予充分尊重,通过尽量合理的安排平衡相关股东和公司的利益,不宜简单地宣布其无效。  相似文献   
74.
赵林青  王琪 《行政与法》2012,(12):134-138
《侵权责任法》第47条是我国首次以基本法的形式对惩罚性赔偿制度进行的相关规定。本文从惩罚性赔偿的法理基础角度分析了该项制度确立的合理性,并试图通过严密的制度设计使其内容更具合理性,以确立惩罚性赔偿制度在促进社会安全和私权保障这一人类主题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5.
法律上的合理性原则,一般与自由裁量权紧密联系。在刑事法律领域,合理性原则与罪刑法定原则一样,其出发点在于对国家行使刑罚权进行必要的限制。在现代刑法理论中,罪刑法定原则最能体现出合法性原则对刑事裁量权的制约。但是,罪刑法定原则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这需要合理性原则加以补充;并且,在合法性的前提下,刑罚权的运用、法律解释以及刑事司法中的法官释法、自由裁量等,还需要以合理性加以限制,才不会出现形式的公正造成了实质的不公正的局面。  相似文献   
76.
回避事由是整个诉讼回避制度的核心,是构建整个诉讼回避制度的基石。目前我国立法及司法解释有关回避事由的规定还很不完善。正确的做法是,当与案件代理律师之间存在"近亲属"或"同学、师生、战友、曾经同事"关系时,法官应回避;而若存在"朋友或好友"关系,则法官不应回避。此外,为了使回避事由的扩张现实化,还对回避事由扩张做了具体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77.
政治参与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又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因此是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意。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政治参与具有有序性、理性、适度性、层次性等特性。  相似文献   
78.
物证技术科学的继续发展应当立足于对其理性因素的重新审视以及对其非理性因素的克服。物证技术理性的三大构成,即证明方式变革、基础理论的发展、基础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是物证信息调控理论提出的基础。这种理论可用以分析物证技术在现场勘查的认知模式、操作程式及评价机制中存在的非理性因素,进而为克服这些非理性因素提供实质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9.
理性本应在活生生的历史中获得文化的内涵,它是一种深刻的文化象征。以理性作为理论视角,可以将中西文化作最好的辨异,为此,必须对之作新的概念区分。自然理性与属人理性的划分克服了以前的种种弊端,具有极大的理论与实践的意义。  相似文献   
80.
刘英 《思想战线》2005,31(3):20-22
康德哲学从其"理性"概念出发演绎出"自由"概念.他的"理性"概念包含了西方传统哲学中关于理性概念的两大精神要素,即"努斯"精神与"逻各斯"精神,从前者演绎出理性的"先验自由";从后者则演绎出理性的自我规范性,即意志自律.他论证这种基于纯粹理性基础之上的自由则是为了确认人是目的本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