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4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9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Three-dimensional scanning and documentation method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employed by law enforcement personnel for crime scene and accident scene recording. Three-dimensional documentation of the victim's body in such cases is also increasingly used as the field of forensic radiology and imaging is expanding rapidly. These scanning technologies enable a more complete and detailed documentation than standard autopsy. This was used to examine a fatal pedestrian-vehicle collision where the pedestrian was killed by a van while crossing the road. Two competing scenarios were considered for the vehicle speed calculation: the pedestrian being projected forward by the impact or the pedestrian being carried on the vehicle's bonnet. In order to assist with this, the impact area of the accident vehicle was scanned using laser surface scanning, the victim was scanned using postmortem CT and micro-CT and the data sets were combined to virtually match features of the vehicle to injuries on the victim. Micro-CT revealed additional injuries not previously detected, lending support to the pedestrian-carry theory.  相似文献   
32.
油污损害赔偿中非漏油方的责任主体地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侵权法中的归责原则和连带责任理论,对两船碰撞一船漏油时非漏油方是否承担赔偿责任存在的三种不同观点及案例进行了分析;基于民法中的补充责任原则和实证的方法,提出不论非漏油方对船舶碰撞的发生是否有过错,应当由漏油方首先对油污受害人承担责任,只有在漏油方不能承担全部赔偿责任时,非漏油方才承担补充责任,以此保障油污受害人得到充分赔偿。对完善我国船舶污染损害赔偿立法及海事司法实践有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3.
从因果关系论述入手,论述船舶碰撞和船舶油污的海上侵权,适用相当因果关系说,判断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的因果关系,并结合法律目的或法律规定,确定海上侵权损害的赔偿范围。在论述因果关系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船舶碰撞并导致油污损害的两个侵权法律关系的受害者,存在侵权请求权的竞合,油污受害方对漏油方可选择油污侵权之诉,在特殊情况下,也可能选择碰撞侵权之诉,从而适用海商法中不同的侵权法律制度,以体现最大限度地保护侵权受害方的立法目的。  相似文献   
34.
中国船舶碰撞之法律概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明确规定了船舶碰撞的法律概念。然而,在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却存在着船舶"直接碰撞"和"间接碰撞"的争论,并由此导致了对同种事故的不同裁决。从文义解释、法律概念的生成及特征、立法技术等角度,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船舶碰撞的法律概念进行比较全面和深入的研究,以期能够明确船舶碰撞的法律概念,对统一船舶碰撞法律适用、维护司法法律权威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5.
上下班途中的工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现行法律规定的分析,并结合法理分析,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被认定为工伤需要具备积极条件与消极条件.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而被认定为工伤的,交通事故赔偿和工伤保险待遇赔偿应分开单独进行.  相似文献   
36.
目的判断车辆是否发生过碰撞和怎样碰撞。方法应用痕迹检验方法对车辆的痕迹进行检验分析比对。结果通过车辆痕迹检验总结出车辆碰撞形态技术鉴定的具体方法。结论判断车辆是否发生过碰撞和怎样碰撞可以从车体痕迹、人体痕迹、微量物证及轮胎路面痕迹等方面来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37.
汽车追尾碰撞是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形式,为了避免汽车追尾事故的发生,本文在通过对汽车追尾碰撞的主要特征、理论计算和责任认定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高速公路汽车追尾事故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38.
赵亮 《中国海商法年刊》2012,(2):95-100,120
2011年香港海商法判例,来自香港高等法院原诉法庭和上诉法庭。案件主要涉及海上货物运输责任限额、海运单的法律适用、建造中船舶的所有权、管辖地的选择、船舶碰撞责任等法律问题。这些案件既有实体法律问题,也有程序法律问题,涉及多国法律的选择和管辖地法院的选择,充分体现了海商案件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相似文献   
39.
目的通过建立"力学模型",分析轿车冲撞行人的力学过程,进而讨论使行人发生倒立时冲撞轿车的行驶车速的临界值。方法把人体简化成杆状刚体,运用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和动能定理,分析冲撞过程和有关数值计算。结果理论计算估计数值和轿车冲撞假人实验结果相吻合。结论本文提供了一种有效估算方法,针对具体情况要选择适当参数进行计算,也可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40.
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尤其是在努力实现"病有所医"的重大医改过程中,因医疗纠纷引发医患冲突甚至导致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呈现出秩序危机、暴力危机、信任危机、赔偿危机、舆情危机"五大危机",究其根源是利益博弈的集中体现,只有做到以民生为本,才能从根源上有效减少医患冲突,而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主力军的公安机关,要立足本职,做到情法交融,既积极介入,有情操作;又适时出手,无情打击,切实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