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5篇
  免费   100篇
各国政治   15篇
工人农民   57篇
世界政治   3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9篇
法律   657篇
中国共产党   30篇
中国政治   126篇
政治理论   175篇
综合类   29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This note examines the case of a group of gay men who, having engaged in consensual sexual acts together, became known as the `Bolton Seven' following their conviction in 1998 for offences of buggery and/or gross indecency. More particularly the note scrutinise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ages of the participants (one of whom, at 17 , was unable to give lawful consent to sexual intercourse with a man) in the light of the enactment of Part I of the Sex Offenders Act 1997 which introduces a system of compulsory registration by some convicted and cautioned sex offenders with the police (including men convicted of, or cautioned for, buggery or gross indecency). The note explores the justification for inclusion of these offences within the remit of the1997 Act together with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gay men as predatory and as constituting a risk to younger members of society. It also analyses some of the effects of the registration requirement in terms of it constituting a potential violation of fundamental rights such as equality and respect for private life. This discussion is located particularly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jurisprudence of the 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Human Rights Act 1998 in the U.K..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82.
This analysis scrutinises the rhetorical strategies used by judges in wrongful life and wrongful birth actions as evidence for the assertion that the judicial reading of public policy in such cases has undergone a significant shift which is likely to accelerate as genetic knowledge grows and health care resources shrink.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predicted move towards increased genetic testing of prospective parents are traversed in relation to feminist analyses of the impact of genetics on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These are viewed as forming a nexus with the current social constructions of disability and the contemporary cultural preoccupation with risk, in a context of the increasing commercial importance of genetic information. It is argued that women cannot make free and informed choices about genetic testing and pregnancy unless legal and social mechanisms which protect those choices are in place.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83.
刑法解释限度是刑法解释所能达到的具体、客观的程度和范围,应具有内在规范性、客观性与确定性的品质,应是质的限度与量的限度的统一体,是事实与规范关系性的限度。刑法解释限度的三种理论学说中,国民的预测可能性由于其自身的特征与独特的适用场域,并不符合刑法解释限度的特征标准,是不能作为刑法解释限度而存在的。法文语义理论由于所持的立场不同于刑法解释限度之立场,加之宽泛性与抽象性的缺陷以及自身限度的虚设性,使得其作为刑法解释限度不具有真正的合理性。犯罪定型才应作为解释限度予以真正对待。将犯罪定型作为刑法解释限度,完全符合刑法解释限度特征之要求,符合刑法规范整体性、系统性的特征,能够更好地处理犯罪定型与法文语义理论、预测可能性理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4.
冯曦 《政法学刊》2011,28(6):35-39
损害具有相互性,损害并一定意味着必然有救济。对于"受害者"的救济应遵循财富最大化原则。侵权因果关系的认定虽然复杂,但是,不能因此而放弃对于因果关系分析,恰当的做法是由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对于因果关系类型化指引法官裁判。在风险增加的社会,传统归责原则凸显其局限性,社会财富最大化原则要求风险分担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85.
论吉林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约当前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慈善思维方式——农民因为贫穷需要廉价资金。村镇银行发放小额农户贷款被认为是扶贫的手段。村镇银行采取商业化方式,实施高利率小额农户信贷与支持、帮助农村中的贫困群体并不矛盾。完善小额农户贷款还需要信贷员激励机制。村镇银行需要政府扶助,但又要避免地方政府的过度干预,避免政府信用担保的道德风险,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6.
海南省会计师事务所改制后面临着职业风险基金如何管理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建立行之有效的职业责任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87.
采用DNAStar Protean程序,综合运用二级结构、亲水性、可塑性和抗原性指数等参数,对鸭肠炎病毒(DEV)CHv毒株UL6基因(GenBank登录号EF055890)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B细胞表位预测。结果显示,UL6蛋白羧基端第Thr507~Gln515、Thr521~Met529、Asp531~Phe539、Gly544~Asn562、Thr568~Gln585、Lys592~Val604、Ala681~Ala778和Tyr780~Lys790区域内含有优势B细胞表位。以DEVCHv毒株基因组作为PCR模板,利用Oligo6.0软件设计了1对引物,整体扩增涵盖上述具有优势表位的基因片段,将其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 )中,获得表达载体pET-32a-UL6M,再将其转化至E.coliRosetta(DE3),经IPTG诱导,外源基因获得了良好表达。以兔抗DEV多克隆血清进行Western-blot分析,抗血清可与该融合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提示,该氨基酸片段可能含有软件预测的线性表位区。  相似文献   
88.
过失概念在理论上可以区分出两项要素,即客观上存在着不合理的伤害危险,主观上该危险存在着可预见性,但两项要素并非泾渭分明。不仅理性相对人不能认识和防范的危险可以构成不合理危险,在一定条件下,非理性相对人不能认识和防范的危险同样可以构成不合理危险。“不合理危险”这一要素在内涵和外延上的不确定性,导致了过错责任与危险责任的界限模糊。不同的情况对本人提出的认识要求是不同的。对于理性相对人不能防范的危险,要求本人更认真地去认识,非理性相对人不能防范的危险,则不是如此,但不等于不要求本人去认识。  相似文献   
89.
国际法上的风险预防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维春 《现代法学》2007,29(5):113-121
风险预防原则已经成为国际和国内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原则。该原则要求我们在进行任何的经济活动之前就对该活动可能会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进行风险预测,并相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从而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但如何将该原则运用到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领域,仍然有待我们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应加强对危险废物越境转移中运用该原则等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90.
本文将金融风险和被害人因素结合起来,借鉴被害人理论,社会学的风险社会理论,经济学的金融风险理论,结合收集到的关于金融犯罪被害的实事材料,通过分析金融风险转化为金融犯罪被害的三种模式对导致金融犯罪被害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金融犯罪被害风险问题。具体分析金融风险与金融犯罪被害的关系,金融风险是在何种机制下转化成金融犯罪被害事实,这个转化过程是怎样发展演化的,找出由金融风险转化为金融犯罪被害的关键。在特定被害情境下,金融风险通过风险载体与加害人发生联系,并被加害人加以利用,进而使金融风险发展成金融犯罪的被害要因,由潜在的被害可能性向现实的被害结果转化。探索隐含于金融活动中的各种风险与金融犯罪被害之间的关系,为正确认识金融风险,化解金融风险,也可为防范金融犯罪被害提供决策依据和指导建议。因此,探索金融领域的风险与金融犯罪被害之间的作用机制,消除金融风险的负面影响,进而减少金融犯罪被害问题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