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8篇
  免费   37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79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246篇
中国共产党   342篇
中国政治   415篇
政治理论   136篇
综合类   80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都能坚持从世情、国情、党情实际出发,正确认识、把握、运用党的建设规律,认真实践并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科学总结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历史经验,对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对于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12.
随着私家车的日益增多,交通的压力越来越大,车路矛盾越来越突出,而西安道路临时停车收费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停车难,停车场的管理也比较混乱、松散,乱收费现象严重,且收费标准缺乏科学合理性。规范西安道路临时停车收费,其收费标准的制定要科学合理、便民利民、依法规范、公开透明、简便易行,具有前瞻性。  相似文献   
913.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适应大规模培训干部的需要,必须深化党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科研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14.
网络时代的青年社会参与和公共精神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众媒体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和影响之下,中国青年社会参与的领域、内容、形式和主体动机都发生了变化,呈现出以网络为先导、自愿为前提、社团为主体、信任为机制、分享为目的的时代特征。互联网影响下的青年社会参与和公共精神培育具有内在的联系,可以通过青年社会参与来促进青年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915.
科学发展观始终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实践精神和创新精神等哲学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916.
党在延安时期勇于创新的精神具有丰富内涵,这种精神体现在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上,体现在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创立中,体现在军事斗争的创新上,体现在统一战线的创新中,体现在党的建设理论的创新中。这种创新精神对于我们有极大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17.
黄飚 《桂海论丛》2006,22(2):5-7
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方面。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918.
论我国司法鉴定制度改革重心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的司法鉴定制度从整体上可以归纳为“中立性保障模式”,该模式主要特点是注重鉴定人的中立性保障,忽视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审查。该模式对保障鉴定结论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都存在不足。我国应当进行制度重点建设的转换.即从中立性保障转换为鉴定结论的科学性保障,主要应从强化当事人的鉴定启动权、强化鉴定结论质证程序、建立科学性审查标准以及建立专家辅助人等几个方面着手。同时,还要注意处理好科学性保障与鉴定人客观义务的关系、鉴定结论与其他证据的关系以及当事人权利保障与诉讼效率的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919.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各苏维埃区域进行了声势浩大的民主政治建设。在这一建设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不仅从制度上和程序上进行了有利于工农群众享有民主的设计,而且从宪法和其他法律上对苏区群众的各项民主权利给予充分的保障,希望藉此来建设一个有利于革命动员的政治新秩序。广泛的民主政治建设,不仅满足了残酷战争环境下革命动员的需要,而且促使苏区民众的精神面貌产生了质的变化,并逐渐形成了执政为民、廉洁奉公、民主平等以及无私奉献等苏区人所特有的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920.
破格选拔党政领导是我国干部选拔任用中极为重要的途径之一。长期以来,学术界和社会民众也就这一问题就行了某些探讨;这种选拔和任用方式在实践中也被广泛应用。但是,真正从理性视角来探讨破格选拔党政领导干部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对其学理依据和现实基础的全面分析仍显不足,这严重制约着破格选拔干部在理论上的深化和实践上的深入。我们从科学内涵、学理依据和现实基础三个角度对破格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进行了积极的理性思考,从而得出了"破格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是优化干部选拔的一条必然路径选择"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