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83篇
  免费   227篇
各国政治   276篇
工人农民   358篇
世界政治   24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49篇
法律   1679篇
中国共产党   417篇
中国政治   1026篇
政治理论   849篇
综合类   20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217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208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365篇
  2013年   797篇
  2012年   570篇
  2011年   510篇
  2010年   380篇
  2009年   368篇
  2008年   405篇
  2007年   471篇
  2006年   385篇
  2005年   393篇
  2004年   347篇
  2003年   308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Social media is changing not only the atmosphere in which 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s take place; it is also changing the very substance of the deals. Because of the pace and proliferation of social media, negotiators must read “weak signals” early on—and anticipate a quickly organized, highly motivated opposition. However, diplomatic negotiators still lack the tools to engage in this sort of anticipatory strategy design. This article examines two recent cases, one involving the 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 and the other involving a German Constitutional Court’s ruling on 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s Public Debt Purchasing Program, in which social media had a highly disruptive, unanticipated impact on 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s—to the point of forcing negotiators’ hands—and suggests institutional remedies to better anticipate the catalytic impact of advancing technology on diplomatic interactions.  相似文献   
62.
63.
Trust and social capital work in social networks as informal institutions, favouring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participants of such social interaction. However, the increasing use of both terms has been accompanied by vanishing conceptual and theoretical precision. In order to counterbalance this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tries to clarify some of the major puzzles connected with both terms. First, we embed trust and social capital within the institutionalist turn in political science. Second however, we demonstrate that trust and social capital have been modelled from at least two perspectives: sociological institutionalism and economic institutionalism. Furthermore, attempts of combining those approaches have lead to decreasing theoretical consistency. Finally, we propose that economic institutionalism is theoretically and empirically more fruitful to explain the creation and destruction of social capital.  相似文献   
64.
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本文深入探讨了其在云南实践和发展中取得的成就,并据此分析了民族区域自治在云南实践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65.
论江泽民的和谐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泽民同志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批判地吸收中国传统文化遗产,提出了一种崭新的、比较系统的、以"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国际力量的和谐"为核心内容的和谐观.  相似文献   
66.
宗教因素对恐怖主义的影响由来已久。近年来,宗教问题与恐怖主义经常纠缠在一起,构成对人类和平与安全的严重威胁。文章通过研究宗教史上恐怖主义活动的基本情况,试图消除宗教恐怖主义,发挥宗教社会功能,为人类和平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67.
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原理,是与协同动力学原理相一致的社会动力学理论.在术语上,唯物史观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概念,分别与协同动力学中的竞争、协同、动力学模式和序参量等概念密切相关.在原理上,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以及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的原理,揭示了社会有机体系统内部大量子系统运动状态与系统序参量互动的伺服过程.  相似文献   
68.
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本文系统论述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概念与基本特征;分析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产生的时代背景;提出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论证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基本原理;阐述了当前公安机关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9.
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概念、属性及结构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指公安机关依据系统论,运用社会控制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整合内部警力与社会资源,以社区警务为基础,以全时空巡逻防控为基本勤务方式,以刑侦防控为首要环节,形成统一指挥、互相配合、信息共享、协调运转,集打击、防范、管理、控制、服务等多种功能为一体,能对社会治安实施综合控制的警务工作系统。其基本属性是系统论,表现在整体性、层次性与开放性三个方面。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结构模式可归结为北京模式、廊坊模式和昆明模式三类。  相似文献   
70.
从婚内无"奸"到婚内有"奸",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然而在现代社会,婚内强奸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这已成为当前社会探讨的焦点问题.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男女两性关系的特殊性和已婚妇女相对于丈夫是否享有性的自由权利以及我国是否具备将婚内强奸行为认定为强奸罪的社会基础都将成为决定婚内强奸行为是否构成强奸罪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