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49篇
  免费   20篇
各国政治   254篇
工人农民   188篇
世界政治   7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53篇
法律   1110篇
中国共产党   674篇
中国政治   1105篇
政治理论   367篇
综合类   2540篇
  2025年   1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67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417篇
  2013年   456篇
  2012年   435篇
  2011年   476篇
  2010年   432篇
  2009年   417篇
  2008年   457篇
  2007年   498篇
  2006年   448篇
  2005年   400篇
  2004年   384篇
  2003年   412篇
  2002年   312篇
  2001年   231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41.
Wachman  Alan M. 《East Asia》2005,22(2):31-55
Carto-philatelic imagery illustrates that the “mental map” of China underlying territorial policie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s constructed, contingent, and impermanent. Although it has claimed Taiwan by asserting primordial sovereignty, declaring the island to have been part of China “since ancient times,” the ruling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CP) has not always viewed the island as part of China. Although it recognized the independence of Mongolia in 1950, before it came to power as the government of the state the CCP envisioned Mongolia as part of China. Postage stamps issued in territories governed by the CCP before 1949 juxtaposed to stamps issued by the Republic of China government affirm what documents suggest: that China's boundaries have not been immutable and have been highly contested by Chinese political elite. This should prompt readers to view with skepticism categorical claims about China's sovereignty and “territorial integrity.”  相似文献   
242.
尽管越南越族灶神信仰在其自身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受到汉族祭灶习俗的影响,但由于信仰的深层象征及各民族选取、发展文化材料的方式不同,两者仍呈现出较大差异。越族灶神信仰的形成过程即越族本土民间文化与汉文化的交流与整合过程,它较为典型地反映了越族民间信仰乃至越族文化形成的规律。  相似文献   
243.
朱崇科 《东南亚研究》2006,(4):79-84,55
作为一个极富争议和内涵的概念,本土(性)在概念、在不同的时空中都可显示出本土内外操作中的艰难、复杂与吊诡,本文力图立足马华文化/文学时空,通过对本土性的建构策略与限度的讨论,希望可为前者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警醒。为此,相关讨论将以较有代表性的两种模式,即吉尔兹C lifford Geertz和巴赫金M.M.Bakhtin展开论述,同时兼顾现实考量,期望可以探寻出一条可能行之有效的路径来。  相似文献   
244.
Already the world’s second largest energy consumer, China has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a third of the increase in global oil demand since 2000. Due to infrastructural bottlenecks as well as supply shortages, intensified by sustained growth, the PRC is likely to become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factor in global oil and gas markets, and to pursue an increasingly active energy diplomacy. Reducing energy vulnerability will be a key imperative. The PRC is striving to reduce its energy vulnerability by: (1) promoting energy efficiency; (2) diversifying away from its heavy reliance on coal and oil, toward nuclear power and natural gas; (3) improving domestic energy infrastructure; (4) promoting national energy champions; (5) deepening reliance on congenial nations; and (6) reducing reliance on sea lanes dominated by the U.S. Navy. Kazakhstan, Iran, Russia, Venezuela, Australia, and African energy producers are special priority targets of its energy diplomacy, which is likely to become more salient in China's overall foreign policy in coming years.  相似文献   
245.
在今天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越来越频繁和多样化的交流活动中,东南亚各国的对华友好协会是这个地区发展对华关系的重要民间桥梁,而华人精英则不同程度地在各自的协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有的在前台起主导作用,有的在幕后起主导作用,有的担任辅佐角色,也有协会华人尚处于缺位状态.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公共外交中,各国的对华友好协会可以作为公共外交的平台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46.
民国时期的广州是孙中山及其追随者们着力打造的模范新都市,在市政建设方面虽有许多规划,但多因政府财政困难无法实现。而广东省作为侨乡,是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最多的省份,却少有华侨在广州的公用事业方面投资。本文通过分析侨商陈子桢等人承领广州全市市场案,认为广州市政当局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华侨对本来盈利就少的公用事业的投资。  相似文献   
247.
东南亚的中国文化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已经成为现代国际文化交流的主要表现形式。东南亚地区曾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形成了中国文化消费的传统和群体。本文以2000年至今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输入东南亚的情况为基础,分析利用文化消费的形式扩大中国文化影响的可能性。笔者认为,中国文化产品在强调传统文化特点的同时,应该充分考虑东南亚民众文化消费的取向,兼顾文化宣传和娱乐受众的目的,从而达到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248.
2020年是中新建交30周年,30年来,中新关系在政治、经济、人文、安全等领域发展迅猛;频繁的高层互访、密切的经贸合作、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以及务实的军事合作,都彰显出双方关系的先进性与引领性。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与时俱进、效益优先,文明互鉴成为中新交往的宝贵经验和财富。中新在交往过程中讲究循序渐进、求同存异,充分尊重对方的发展模式,充分照顾对方的舒适度,成功地达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政府间合作项目。毋庸讳言,30年来,中新关系也偶有嫌隙,但整体向好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成为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事件。突如其来的疫情既是严峻的考验,也为中新双方的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后疫情时代,双方在医疗卫生、社会治理、数字经济、金融法律、第三方市场等领域的合作将大有作为。中新两国应当充分发挥"快捷通道"的作用,继续深化跨境电子商务、数字城市建设方面的合作,致力于将新加坡打造成"一带一路"的超级中转站。  相似文献   
249.
区域一体化是集经济一体化、政治一体化、社会规范化和文化均质化于一身的综合进程,这一进程起步于经济领域,外溢于政治、防务和社会领域,但将终结于文化领域.重新审视、追溯东亚区域文化的源流,寻求东亚区域各国的文化共性,对于促进东亚区域的和平、繁荣,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以日本茶道为例,探讨东亚和谐思想的共性.  相似文献   
250.
庞德与中国近代的法律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健 《现代法学》2001,23(5):22-29
美国著名法学家庞德及其社会学法学学说长期在中国流行和传播 ,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后一位来华的外国法律顾问 ,他还从比较法的视角对近代中国法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系列方案和建议 ,其中某些意见对今天的法制建设仍有一定的参考或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