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篇
  免费   45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179篇
中国共产党   26篇
中国政治   67篇
政治理论   21篇
综合类   17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从作者的真实到读者的真实——西方小说叙事技巧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小说自产生之日起 ,就以真实为标尺实践着叙述方式和技巧的变化和演进。从“无所不知”到“有所不知”;从讲述完整的故事到堆砌零散的片断 ;从富有哲理的主观叙述到原初的客观描述 ,在显示小说叙事技巧发展的轨迹的同时 ,也展示了文学的真实观念的演变。这就是由主观的真实到客观的真实 ,由作者的真实到读者的真实。  相似文献   
32.
本文从公诉部门履行职能的角度,详细阐述如何在检察公诉环节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并就如何惩治犯罪、保障人权、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司法的公正高效等方面做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33.
现在,名人广告在广告类型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广告主对广告有了更大、更多的期许,受众对广告也有了更多自己的要求。利用睡眠效应理论,对症下药,充分利用高可信性信源带来的正效果,积极地把低可信性信源的负效果转化为正效果,以真正提高名人广告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34.
Through what mechanism do interest groups shape public opinion on concrete policies? In this article, three hypotheses are proposed that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effect of the arguments conveyed by interest groups and the effect of interest groups as source cues. Two survey experiments on the proposed 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 (TIPP) and the 2015 Paris Agreement on climate change allow the testing of these hypotheses. The resulting evidence from several countries shows that, with respect to interest groups’ attempts at shaping public opinion, arguments matter more than their sources. This is so even when accounting for people's trust in the interest groups that serve as source cues and for people's level of information about a policy. The finding that interest groups affect public opinion via arguments rather than as source cues has implications for the literature on elite influence on public opinion and the normative evaluation of interest group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35.
在分析我国开展校园警务工作的基础上,界定校园警务定义,并解析校园警察的主要职责与职权,探寻校园警务的特征扣理论渊源,明确校园警务的预防功能和督查功能,进而完成我国校园警务的基础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36.
民事诉讼的价值取向——公平与效率的权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 ,公平与效率是民事诉讼法设计与操作中恒久存在并冲突着的基本价值目标 ,其所描述和反映的是诉讼成本资源的配置状态的不同方面。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条件下 ,应将具有主观色彩和不确定性的公平目标同具有可预测性的客观效率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探索两者的最佳平衡点  相似文献   
37.
证伪主义是波普尔在批判归纳主义与证实原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波普尔整个哲学思想的基础,它既是波普尔解决"分界问题"与"归纳问题"的关键,也是波普尔的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基础。通过对证伪主义的辩证分析,为我们的哲学与科学的发展提供有用的经验。  相似文献   
38.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在服务产品、分配制度等方面深化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  相似文献   
39.
段晓彦 《法学研究》2013,(5):142-161
“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是民初一种主要而又特殊的民事法源,源自《大清现行刑律》,但在立法层面,《大清现行刑律》从“刑律”到“民法”转变的任务并未完成,即未形成统一法律文本样态的“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司法机关适用该法源时面临着三大难题:无统一明确的内容该如何适用?相关律(例)文未去刑罚化如何用于民事审判?旧的律(例)文如何适应新的社会情势和法律制度?大理院以判例和解释例,确认并明确了“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的内容范围,从原刑律条款转化出民事效果,并通过法律解释、类推适用和假借等方式,保证了其在民初司法实践中的正常适用;经由法律概念的对接、民法理论的融合和权利观念的渗透,实现了对“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的创新,使其成为中国民法近代化历程中新旧之法融合的一个节点和枢纽,构成近代中国法制史上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40.
也论减价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志利 《时代法学》2010,8(6):59-64
减价是当事人一项选择性的救济权利,并且减价同时应该被理解为包括涨价在内。减价制度的意义在于维持合同的风险均衡,持续当事人的风险分配格局,激励或促进效率的履行和资源的效率配置。为此减价计算中的比例关系应是:履行时履行地不符合约定的履行与符合约定的履行的市场价格之比。减价的构成条件就是履行不符合约定且买方接受,实质就是买方接受了不符合约定的履行,所以此制度一般性地适用于各种违约救济,不限于特定类型的合同。由于存在减价与终止合同或主张赔偿的选择,减价出现的几率并不高。另外,减价不以修理、更换或重做等救济用尽为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