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6篇
  免费   40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57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112篇
中国共产党   94篇
中国政治   180篇
政治理论   62篇
综合类   40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论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全体人员活力的集中体现,是激励员工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塑造企业新形象,培育企业精神,是摆在我们每个企业面前不容忽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52.
中国工农红军在20世纪30年代所铸造的长征精神,不是某个人在平常生活中所表现出的一种超人的精神状态,而是一个群体在艰难环境中所达到的一种超乎寻常的精神境界。中国红军长征精神的心理实质,是一群人自我实现的群体高峰体验。以寻求自我价值实现的当代人,吸取中国红军长征精神的营养,有助于获得自我实现的高峰体验。  相似文献   
53.
大学素质教育公选课,仅仅向学生传授人文知识是不够的,更重要地是向其渗透人文精神,大学生获取人文精神的途径是多的,而教化、示范、内化养成是一条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54.
浅论青少年和谐理念和谐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和谐理念、和谐精神的培育主要是打好两个基础、创造两个条件。和谐社会的宣传是青少年和谐理念、和谐精神培育的思想基础;和谐文化构建是青少年和谐理念、和谐精神培育的文化基础;和谐环境的建设是青少年和谐理念、和谐精神树立的客观条件;道德修养的提高是青少年和谐理念、和谐精神树立的主观条件。  相似文献   
55.
张利群 《桂海论丛》2007,23(2):31-34
和谐社会的审美精神,既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又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发扬光大的需要。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文化中积淀着和谐意识与和谐美精神,建构起和谐精神的根基。现代和谐社会在继承发展中,以其现代意识提升人的综合素质,提高生活的品质,弥合现实与理想的关系和矛盾,从而以审美精神建构和谐社会,使和谐社会呈现出审美化、理想化与现实性、功用性结合的特征,体现出和谐社会的审美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6.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高校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校园的和谐建设至关重要。当前,我们要以人文精神为核心,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建立大学生实践教育的长效机制,重点加强就业教育,推动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57.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宽广眼光观察世界而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时代精神的科学反映,是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飞跃。  相似文献   
58.
学习江泽民总书记“5·31”重要讲话,以改革精神不断推进组织工作创新,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要强化改革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组织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要强化全局和时代意识,不断增强服从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的自觉性和紧迫感;要强化服务和公仆意识,促进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的转变;要强化民主和群众意识,不断提高组织工作的公开程度;要强化法制和规则意识,不断提高组织工作的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59.
赵永富 《桂海论丛》2002,18(4):80-82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五种精神”是对中华民族各种崇高精神的最新提炼和升华 ,是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精华。构筑全社会的精神支柱 ,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吸收现代科学文化和人类一切优秀文化 ,培育体现时代要求的道德文化  相似文献   
60.
“原创文化”是文化与法文化比较研究中的一种新理论与新方法。“原创文化”是指世界上几种最古老、影响最深远、最富于创造性智慧的文化体系。原创文化滋养了人类的法治精神 ,法治精神的建设有赖于原创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东西方原创智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返回原创”既可以克服文化上的民族本位 ,又可以找到不同文化之契合点 ,从而实现文化与法文化的“返本开新” ,“综合创新”、“天下大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