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5篇
  免费   24篇
各国政治   212篇
工人农民   82篇
世界政治   17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4篇
法律   556篇
中国共产党   220篇
中国政治   391篇
政治理论   400篇
综合类   789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333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程淑娟 《法律科学》2009,27(1):73-81
近代以来,私人所有权的地位虽然十分重要,但它不是所有权的唯一形态。公共所有权起源于罗马法,它与私人所有权在对立中并存,从而形成了所有权观念的二元化。两类所有权界限的清晰,是各自独立存在并分别满足人类生活私人性和公共性需求的前提。当代中国的国家所有权是公共所有权中的一种,因此才具备自己的特征,我们不能以私人所有权的逻辑来否定国家所有权的性质。国家所有权并非公共权力。只有形成对国家所有权民法性质的确信,才能适用民法保护国家所有权。  相似文献   
832.
确信与限制——国家所有权主体的法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财产的所有权主体之一是国家,公共所有权与私人所有权共同组成了所有权的谱系,国家所有权是公共所有权的类型之一.我国对于所有权类型研究的方法论值得深刻反思.国家作为国家所有权的主体应当得到确信.全民所有是国家所有权的价值定位和合法性依据.民法中的国家,作为一个特种的社团,自古和率先被承认具有独立人格.国家作为所有权主体的人格应当与其公法人格相区分,并且受到公共利益的严格限制.  相似文献   
833.
党的十八大以来,制度建设贯穿政治立党、思想建党、组织管党、作风兴党、纪律治党和反腐败斗争全过程,党的制度建设成效卓著。其中,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制度建设的纲和魂;推进作风建设是制度建设的开篇之作和重要内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制度建设的重要抓手;完善责任体系、强化党内监督是制度建设的重要保障;加强纪律建设是制度建设的根...  相似文献   
834.
调研议政工作是民主党派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民主党派各级组织只有充分认识调研议政工作的重要性 ,集中优势力量 ,采取得当方法 ,才能做好调研议政工作 ,为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35.
白芳 《行政与法》2020,(3):10-16
本文分析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的挑战以及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阐释了学生党建与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应从筑牢信仰之基、提升话语说服力、增强主流话语队伍战斗力、掌握网络空间话语权等方面入手,依托学生党建牢牢掌握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836.
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 ,国有控股企业的发展 ,形成了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一种新的特有的经济形式。这种经济形式的产生使工会组织面临的形势发生了变化 ,工会工作由此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837.
国家及其财产豁免 ,有绝对主义和限制主义两种主要理论。我国在实践中赞同绝对主义 ,但这方面的立法尚待完善。  相似文献   
838.
本文根据长沙社区建设的实际 ,提出了长沙社区建设的十大目标及其实施方案 ,明确了长沙走有中国特色社区建设的初步思路  相似文献   
839.
谢乃煌 《政法学刊》2013,30(3):72-76
当前客家乡村,以五华县平安村为例,民间宗教信仰遗风犹存,其作为习惯法在规范乡村公民言行乃至解决纠纷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待之以居高临下的“科学”态度并不妥当,而在国家法框架内尽量作具体的容纳是正途.  相似文献   
840.
对国际私法调整对象和范围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家强 《法律科学》2002,(6):114-120
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和范围是国际私法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两根支柱 ,涉及到该学科体系的构架。从国际私法的独特功能角度来探讨 ,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应是在国际民商事交往中产生的 ,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法律利益的民商事法律选择适用关系。涉外民事关系不是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 ,只是引起其调整对象的一种事实或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