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6篇
  免费   47篇
各国政治   28篇
工人农民   22篇
世界政治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9篇
法律   121篇
中国共产党   101篇
中国政治   193篇
政治理论   106篇
综合类   37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在1932年发表的<中国历史的一个看法>中,胡适描绘了一出"老英雄悲剧",即"老中华"的失败史,从中可以看出他对中华文明盲目指责和对西方近代文明盲目崇拜的态度.在当时那个新旧变替和文化碰撞最激烈的时代,出现一些偏激看法是正常的现象;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则必须建立起理性看待中西文化的态度.百余年来中国借助西方法资源建构的法律体系缺乏本土的社会基础,因此目前应当重新认识和发掘中华法资源,纠正长期存在的对于中西法治文明简单化和教条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822.
任何革命理论都是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反映,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在党的思想建设中,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提供丰富的养料,但其负面内容也必须深刻剖析与批判。党的现代化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都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基础。梳理中国传统文化是实现“三个代表”的需要。  相似文献   
823.
重要战略机遇期与军事人才队伍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1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军事人才队伍建设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为此,要按照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要求,用"共时性"原则培养军事人才;开阔人才队伍建设思路,用"复合型"的标准衡量军事人才;拓宽人才培养渠道,用"创新型"的目标塑造军事人才。  相似文献   
824.
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和实践活动层次的提升,人类因果观念经历了两次重要转换,形成了三种基本的因果观:实在论因果观、描述论因果观和模型论因果观。从实在论因果观到描述论因果观,肇因于从经典物理学到量子力学的发展;从描述论因果观到模型论因果观,则源自信息科技特别是大数据的发展。在三种因果观念中,实在论因果观是关于对象确定性联系的把握,描述论的因果观是将实在论因果观抽象为描述的产物,而模型论因果观则是描述论因果观发展到完全抽离具体经验条件的结果。纵观人类认识发展过程中因果观的嬗变,可以进一步看到,因果观念的两大重要转换都与信息的彰显密切相关。在量子力学中,信息便得以空前凸显,微观观测中生成的量子现象正是作为感受性关系的信息;而大数据则本身就是信息数字编码的产物,正是大数据相关关系,将因果观念从主要基于物能发展到主要基于信息。  相似文献   
825.
在研究同盟分化的议程中,关于“楔子战略”的类型化研究很多,但是关于不同类型“楔子战略”背后差异化的因果机制及其传导过程的研究却很少。“从属侧施压”是“进攻性楔子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特指利用危机向特定类型敌对联盟中的次要盟友进行安全施压,进而促成敌对联盟内部关系紧张直至瓦解的一种同盟分化手段。通过对“从属侧施压”这一微观同盟理论各要素间共变关系的研究发现,大国间“现有权势对比”“权力变动趋势”和“权力盈亏态势判定”是决定“从属侧施压”战略实施效果的三个核心变量。同盟主导国在“实力较强”且“趋势焦虑”情势下介入盟友危机的意愿最强,反之则最弱。对于“实力较强但趋势占优”和“实力较弱且趋势焦虑”两种不确定情况,借助于“前景理论”对同盟主导国“权力盈亏态势”进行辅助判别,则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该理论的提出,不仅对现有“进攻性楔子战略”具体实施条件、时机把握与策略选择有着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也有助于战略实施方避免因条件与时机误判而促成事与愿违的敌对同盟强化。  相似文献   
826.
Recent empirical research on voting in single-member districts, based on extensive data-sets of election results, has demonstrated the general (although not universal) validity of Duverger’s law (i.e. that the average outcome under plurality rule is generally consistent with two-party competition). This article tests Duverger’s law through analysis of a data-set covering Mongolian parliamentary elections in the period of 1996–2004. The results show consistent, but not linear, movement towards the Duvergerian equilibrium in Mongolia, with large part of the districts conforming to the Duvergerian norm of two-party competition. Duverger treated his law merely as an important tendency but insisted that social forces are the main determinants of the number of political parties. The main factor that limited Mongolian voters’ rationality, and created problems with their strategic ability to distinguish and abandon hopeless candidates, was weak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the Mongolian party system. Finally, I prove that the emergence of bipolar party politics was not an immediate process and will continue over a series of elections, supporting the so-called “learning hypothesis.”  相似文献   
827.
立法价值导向决定立法成果。以往的民族经济立法根植于特定的时代土壤,追求效率优先,忽略了其他价值导向。科学发展观弘扬了效率、公平、秩序的价值观。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民族经济立法新的价值导向,做到效率、公平、秩序三者并重、三者并举、相得益彰,构建适应时代的法治秩序。  相似文献   
828.
民族社会学的视角与定义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社会学的视角主要有结构与过程的视角,个体、群体与社会的视角、冲突与均衡的视角、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视角、宏观与微观的视角。而民族社会学的定义由于学者的研究视角不同,定义的侧重点不同亦呈现出众说纷纭的状况。综合已有研究,我们认为,民族社会学是一门从宏观社会系统出发,综合地研究民族地区现实的社会结构、社会过程与社会控制,以探讨民族地区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条件与机制的一门综合性社会科学交叉学科。  相似文献   
829.
浅谈民族发展政策对科学发展观的回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民族政策的贯彻实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民族政策的实质是民族发展政策。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新的科学发展观,为中国尤其是中国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导,调整和制定民族发展政策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积极回应,也是民族地区赢得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30.
Bhattacharya  Abanti 《East Asia》2005,22(4):59-80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significance and relevance of the concept of China's peaceful ris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India. Though the concept suddenly lost its usage and was replaced by a more modest term, peaceful development, the basic tenets of the peaceful rise concept hold considerable relevance. Peaceful rise is a concept aimed at managing the consequences of China's rise as a great power. Essentially, while it reiterates China's foreign policy of peace and common development of all, it also indicates a paradigm shift i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Since the essence of peaceful rise is to support a peaceful international order, the concept imparts a peaceful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a and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