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6篇
  免费   47篇
各国政治   28篇
工人农民   22篇
世界政治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9篇
法律   121篇
中国共产党   101篇
中国政治   193篇
政治理论   106篇
综合类   37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71.
We investigate the evolution of political campaign coverage through a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topics highlighted in newspapers' agendas during three presidential elections in Chile. Results show an expected increase in the space allocated to the politicians' private lives (privatisation) by 2009, but no change in the attention given to individual politicians' political traits (political competence). Coverage of candidates' campaign strategies had increased markedly in media agendas by 1999, and by 2009 in politicians' agendas. These changes are consistent with some of the recent transformations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in Western democracies,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so‐called ‘mediatisation’ of politics.  相似文献   
872.
How can European democratic states respond to Russian information warfare? This article aims to enable and spur systematic research of how democracies can respond to the spread of distorted information as part of information warfare. The article proposes four ideal-type models representing different strategies that democratic governments can employ; blocking, confronting, naturalising and ignoring. Each strategy is illustrated by ways of empirical examples of strategies applied by European states in view of what is regarded as an unwelcome Russian strategic narrative that is spread as part of information warfare. We problematise each strategy and explore reasons for why states choose one strategy over another. We then explore how different strategies might contribute to destabilise or stabilise the security environment and how they resonate with democratic values. Finally, we contribute to theorising on strategic narratives by highlighting that the choice of strategy will influence states in their formation of strategic narratives. We thus further theorising on strategic narratives by highlighting the link between strategies and narratives, thus identifying one central dynamic in how narratives are formed.  相似文献   
873.
当代法哲学视域下,墨家法律观首先在事实性的有效性向度上,认定和证成了法律的文本性、符号性、行动性、规则性、规范性、普遍性以及强制性等事实性的张力;其次,在法律有效性的规范性向度上,墨家以法为天,认定法源自于天,法是天的根本意志的体现,而天的意志的实质乃是--具有正义、平等、实践三个显著特点的--兼爱利民;其三,在交往理性的向度上,墨家把法的产生和生成、法的有效性及其实现,置于"从事"、"说书"尤其是"谈辩"的世界里,提出了语用谈辩的交往法律观:把法的有效性标准及其检验看作是,透过"古者圣王"、"百姓耳目"、"百姓人民"中的谈辩--即经过多主体的交往理性,而达成的"中效"或"共识"。墨家的交往法律观主张通过多主体之间的平等"谈辩",来化解"事实性"与"规范性"之间的紧张关系,从而实现"兴天下之利"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874.
当前国内学界的反腐理论研究主要局限于以处理"公权力"与"公职"关系为核心内容的管理学领域,在文化反腐理论研究领域尚显乏力。老子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主义文化认同路径为切入点,批判了"损不足以补有余"的人类社会生活法则对人自身、社会、国家秩序潜在的破坏性逻辑,提出了自然主义文化视野下的廉洁社会生活方式的可能性,以及培育以自然主义文化为基础的廉洁社会生活方式的现实路径。老子的这一思想对于当下正确厘清文化反腐内涵,准确把握文化反腐路径,制定科学反腐决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75.
马克思以前旧自然观具有非实践性的特征。在马克思看来,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离开实践去理解是不能真正解决的。马克思感性自然观是实践的、社会历史的自然观。在马克思看来,自然与历史是辩证统一的,历史是“自然的历史”,历史先行地包含着自然的前提和内容;自然是“历史的自然”,而自然也必须是历史中介了的自然。历史与自然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中介构成了人类的现实世界。马克思的感性自然观对自然界诉诸人的感性实践活动的理解时,它内在的同时也是在诉诸一种社会历史性的理解。换言之,实践历史性是马克思感性自然观的理论特质。  相似文献   
876.
民众对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刑事法治环境尤其是典型刑事司法案件等现实层面的感受往往通过刑法情绪释放出来。民众刑法情绪是衡量刑法认同和刑法信仰程度的重要心理暗示。受"杀人偿命"等传统刑法观、现代仇恨犯罪理念、刑罚效果不彰和刑事司法系统运作不力等因素影响,民众刑法情绪会流露出恶性倾向,但亦有培养民众良性刑法情绪的现实土壤。民众良性刑法情绪的养成则助益于刑事政策贯彻、刑事司法运行、刑法社会效力的彰显、理性刑罚观和犯罪论的培养和刑法情怀的塑造。  相似文献   
877.
目前高校大学生综合能力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培养方式相似化、产品标准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高校应从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入手,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变化设置专业、建立特色品牌专业,改革课程设置和设计,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校企"双主体"对接,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等,构建学校教育与学生就业市场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878.
陈云对抵御执政风险问题的战略思考有其深刻的背景因素,是他总结历史、面对现实、着眼未来综合性认识的成果。陈云对抵御执政风险问题的战略思考包括对党和国家的政治发展、经济发展、民生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多方面。这种思考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对我们今天居安思危、拒腐防变具有很强的警示作用;蕴含着深刻的科学理念对我们今天把握规律、安全执政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体现出坚定的理想信念,对我们今天排除干扰、奋勇前行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879.
民众对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刑事法治环境尤其是典型刑事司法案件等现实层面的感受往往通过刑法情绪释放出来。民众刑法情绪是衡量刑法认同和刑法信仰程度的重要心理暗示。受"杀人偿命"等传统刑法观、现代仇恨犯罪理念、刑罚效果不彰和刑事司法系统运作不力等因素影响,民众刑法情绪会流露出恶性倾向,但亦有培养民众良性刑法情绪的现实土壤。民众良性刑法情绪的养成则助益于刑事政策贯彻、刑事司法运行、刑法社会效力的彰显、理性刑罚观和犯罪论的培养和刑法情怀的塑造。  相似文献   
8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