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17篇
  免费   259篇
各国政治   380篇
工人农民   472篇
世界政治   373篇
外交国际关系   591篇
法律   1890篇
中国共产党   847篇
中国政治   1931篇
政治理论   767篇
综合类   322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201篇
  2018年   193篇
  2017年   214篇
  2016年   221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453篇
  2013年   1017篇
  2012年   665篇
  2011年   662篇
  2010年   545篇
  2009年   685篇
  2008年   688篇
  2007年   605篇
  2006年   711篇
  2005年   646篇
  2004年   657篇
  2003年   579篇
  2002年   486篇
  2001年   392篇
  2000年   193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论社会资本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资本作为一个跨学科的新概念,其含义、测度、作用特点等被当前国际社会科学界所关注。社会资本的定义繁多,对其测度的难度很大,但是,作为源于社会网络和社会关系中的无形资源,它对社会与经济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是建立在社会协同基础之上的。重视对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有利于对其实行有效率的管理,发挥最大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2.
在新的历史时期 ,江泽民站在时代的高度 ,科学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观察、分析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在社会发展动力、社会发展主体、人和自然的相互关系、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的相互关系、怎样处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以及社会发展方向六个问题上丰富和发展了原有的认识 ,把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3.
李建良 《桂海论丛》2003,19(4):47-49
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增长 ,但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也拉大了。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 ,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必须认真对待 ,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174.
本文在分析西部地区城市发展现状和现代城市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城市规模及数量、质量和效益入手,重点围绕城市化水平、经营城市、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提出了西部地区城市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5.
农村资金通过金融机构大量外流是农村资金严重缺乏的直接原因.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是解决农村贷款难的根本出路.要充分认识健全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性,努力为农村金融体系有效运转和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76.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加大人力资源投资,致力于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技术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才能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7.
城市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质灾害对现代城市破坏严重 ,制约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了当前城市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探讨防治灾害的措施 ,以增强城市综合减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8.
当前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急功近利、随意开发、盲目建设、城市化的倾向。针对目前我国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进一步严格旅游开发的审批制度,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大搞生态旅游产品,等等。  相似文献   
179.
罗瑞卿同志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任公安部长 ,在十年的公安工作实践中 ,其公安教育思想逐渐形成 ,成为我国公安教育工作的指针 ,为新中国公安工作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且对当今新的历史时期的公安教育工作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0.
民族生态审美叙事的关键是科技隐喻与民族生态隐喻交合互动 ,它在正义性原则指导下可保证民族生存与文化具有可持续生存指标 ,一种吸收变革而不丧失认同性活力的能指 ,从而使人与自然及民族间的交往灵活地进行。进而 ,在科技隐喻与民族生态隐喻等“多重隐喻”的功能交合辐射的过程中 ,人类超越自身而形成把握实在意义的方式与前景 ,最终形成对科技导致的生态危机与民族冲突的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