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15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2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5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法益衡量在刑法解释中具有确保法律合法化的重要价值,法益衡量对个罪保护法益的甄别、权衡与比较,必须借助事实还原来完成.事实还原立足于对刑法规范赖以建构的立法事实是否在客观上具有真实性、在规范上具有价值性或在法秩序上具有必要性的判断,以为法益衡量提供判断标准.刑法解释立足于法益衡量把法律代入充满个性的案件事实中,以之来检视...  相似文献   
62.
吴杰 《法学论坛》2007,22(1):52-58
民事诉讼证据制度是民事诉讼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制度,修改民事诉讼法过程中,应注意证据收集制度、证人制度、鉴定制度与勘验制度的完善.在协同主义诉讼模式指导下,必须建立强有力的证据收集制度,法院应充分起到当事人的保障者与辅助者的角色.在证人制度上,应采取灵活的证人询问方式,强化证人出庭义务、增补证人拒证权、证人宣誓的规定.鉴定与勘验制度应借鉴德、日两国的相关理论,尽快弥补立法上的缺失.  相似文献   
63.
民族自治区域享有自治权、法律的变通权,使民族自治区域法律冲突的产生成为必然。随着《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越来越有效地贯彻和实施,随着各自治区域不断开放和经济不断的发展,民族自治区域法律冲突,从产生的种类及数量上必然会越来越多,本文主要对法律冲突的成因及其解决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4.
The main challenge of the scholarship with administrative discretion is how to reach the appropriate balance between a commitment to legislative preferences and flexibility in regulating diverse targets in constantly changing environment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how regulators and courts interact in influencing the potential for administrative discretion in U.S. environmental policy. It create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highligh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ubstantive rules by an agency, the interpretation of agency rulings by courts, capacity of an agency for implementation, and legislative responsiveness to agency rulings. It analyzes several cases of the introduction of incentive-based economic instruments administered by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in air and water policies. The cases reveal the intensified and expanded production of substantive regulations by the agency and the trajectory of a struggle in the judiciary to advance both the legislative intent and the substantive goal of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in a more cost-effective and less burdensome way.  相似文献   
65.
德国民法典中抗辩概念的发展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辩权 (Einrede)是德国民法典中规定的一项基本权利 ,德国学者在六、七十年代对抗辩权的概念进行过激烈的争论。其争论点主要集中在 :抗辩权是否必须由当事人主张才能被法院考虑 ,法院是否可以依职权主动考虑抗辩权的存在和效力 ;抗辩可以在诉讼前主张还是必须在诉讼中主张 ;抗辩权和形成权的区别和联系等等。〔1〕本文从抗辩概念的发展历史出发 ,对罗马法、古日耳曼法、中世纪宗教法、德国各邦国法以及潘托克顿法学中的抗辩概念进行综述 ,着重研究抗辩概念是如何从程序概念演变到实体概念 ,抗辩发展史上的抗辩是由当事人提出 ,还是由法官主动考虑。从而对德国民法典中的抗辩概念及其行使方式有一个全面、历史的把握。  相似文献   
66.
罗猛 《时代法学》2010,8(1):59-65
不起诉从表面看是刑事诉讼机制,但其背后的依据却不仅仅是诉讼原理,更多的是实体法内容。刑罚个别化、刑法“并合主义”刑罚论、相对罪刑法定原则、刑事政策四个方面均与酌定不起诉关系密切,这也是“刑事一体化”的最好体现。  相似文献   
67.
刑事审判的运行蕴含着一个"悖论",在强调不应将被告人当作审判对象的同时又不得不针对被告人进行评价,被告人徘徊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尴尬境地。刑事审判这个场域中交融着实体和程序两种因素,显示了实体法与程序法发生着一种微妙的相互控制,并彰显了刑事程序的内在魅力。刑事司法运作的逻辑是"审判"先于"犯罪"先于"刑罚"而发生,要实现由"被告人"到"犯罪者"或者"无辜者"的角色定位,这是一项理性的事业,在这个空间里面,程序是第一性的,实体是第二性的。因而,永远不要把被告人当作审判对象,实质是一种程序理想,更是应有的理论立场。  相似文献   
68.
在麦金农看来,色情文艺并非单纯的言词,而是行为;色情文艺造成的伤害不是诽谤,而是歧视.由此,色情文艺不属于<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之下的言论自由,而是涉及<宪法第十四修正案>的平等保护条款.其意在把<第一修正案>和<第十四修正案>作综合考量,为平等在言论中争得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69.
刑事违法性无疑是法治国家刑法中的一个关键词。我国刑事违法性依附于社会危害性而存在,不具有实体内容和独立品格。刑事违法性评价由于没有和社会危害性评价形成层次鲜明的递进式结构,造成我国刑事违法性理论的功能缺失。引入法益概念,将刑事违法性界分为形式的刑事违法性和实质的刑事违法性,并将其作为犯罪的唯一特征,是完善我国刑事违法性理论的当然选择。  相似文献   
70.
通过对国际惯例的性质分析,认为海商法中的国际惯例是一种任意性规范,不包括强制性规范;是一种实体法意义上的惯例,不包括冲突法上的惯例;是中国海商法的渊源之一。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海商法》的修改与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